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

中国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一)经济增长理论综述第10-12页
   (二)国外学者对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第12-14页
  二、 国内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第14-17页
 第三节 产业阶段和周期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第17-20页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五节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1-25页
  一、 产业分类标准第21-22页
  二、 贡献率的相关概念第22-23页
  三、 BCG 矩阵分析法的相关概念第23-25页
第二章 全国部分省份产业贡献率数据分析第25-32页
 第一节 数据分析的方法与说明第25-26页
 第二节 数据分析结果第26-31页
 第三节 BCG 矩阵分析结果分类第31-32页
第三章 数据分析结果的综合分析第32-46页
 第一节 第一象限省份综合分析第32-34页
 第二节 第二象限省份综合分析第34-36页
 第三节 第三象限省份综合分析第36-41页
 第四节 第四象限省份综合分析第41-46页
第四章 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第46-52页
 第一节 第一象限省份的政策性建议第46-47页
  一、 夯实基础,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第46页
  二、 加速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及时淘汰落后产能第46页
  三、 立足传统服务业,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着眼于新兴服务业第46-47页
 第二节 第二象限省份的政策性建议第47-49页
  一、 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第47-48页
  二、 加大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第48页
  三、 抓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的机会第48-49页
 第三节 第三象限省份的政策性建议第49页
  一、 适当提高开放水平第49页
  二、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49页
 第四节 第四象限省份的政策性建议第49-52页
  一、 立足资源优势,发挥规模效益第50页
  二、 发挥地域特色,实现以点带面第50-52页
第五章 创新与不足第52-54页
 第一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52页
 第二节 本文的缺点和不足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一 部分省份源数据第57-62页
附录二 部分省份数据处理结果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生产率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