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创新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2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8页
     ·研究背景第7页
     ·研究的意义第7-8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8-9页
     ·研究思路第8页
     ·研究方法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2 理论基础概述第12-16页
   ·金融抑制和金融发展理论第12-13页
     ·金融抑制理论第12页
     ·金融深化理论第12-13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3-14页
     ·逆向选择模型第13页
     ·道德风险模型第13-14页
   ·产业的集群理论第14-16页
     ·基本概念第14页
     ·产业的集群有关理论第14-16页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现实重大问题第16-23页
   ·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的社会性问题第16-18页
     ·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难以有效的沟通合作第17页
     ·缺乏稳定的担保资金来源后续补偿机制第17-18页
     ·复杂定位不明确的政企关系第18页
     ·不合理反担保业务拖累企业第18页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问题第18-23页
     ·过高的融资担保交易成本第18-19页
     ·不完善的担保机构第19-20页
     ·不健全的资金补偿机制第20页
     ·缺乏风险分散机制第20页
     ·担保过程中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第20-21页
     ·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担保机构第21-23页
4 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改进的理论探讨第23-34页
   ·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的改进第23-27页
     ·信息对称性方面第23页
     ·改进信贷风险管理第23-24页
     ·降低交易成本第24页
     ·改进在信用程度第24-25页
     ·在规模效应与乘数效应上的改进第25-26页
     ·改进商业银行收益方面第26-27页
   ·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的原理分析第27-28页
   ·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的机制分析第28-34页
     ·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的激励机制第29页
     ·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的约束机制第29-30页
     ·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的监督机制第30-31页
     ·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的协同合作机制第31页
     ·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的创新机制第31-32页
     ·小结第32-34页
5 案例分析第34-36页
   ·案例分析第34页
   ·总结第34-36页
     ·对企业经营的风险分析第34-35页
     ·还款能力可行性第35-36页
6 展望与对策建议第36-40页
   ·政府的政策扶持第36页
   ·加强信息沟通,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第36-37页
   ·贷款创新第37页
   ·多层次担保创新第37-40页
     ·政府担保第37-38页
     ·信用担保创新第38页
     ·创新担保形式第38页
     ·建立担保基金与再担保基金制度第38页
     ·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贵州省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政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优化研究--基于税制改革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