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癌平滴丸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English Catalog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课题背景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消癌平制剂及其原药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消癌平制剂的处方分析 | 第14页 |
·功能主治 | 第14页 |
·适应病症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等现状 | 第14页 |
·通光藤药材基源及本草考证 | 第14-15页 |
·通光藤药材化学成分研究 | 第15-16页 |
·药理作用 | 第16-17页 |
·抗肿瘤药理作用机制 | 第17-18页 |
2 消癌平滴丸的药材提取和制剂工艺研究 | 第18-26页 |
·消癌平滴丸处方设计 | 第18-20页 |
·制剂工艺 | 第18页 |
·工艺流程图 | 第18-20页 |
·药材提取工艺研究 | 第20-21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0页 |
·药材提取方案 | 第20页 |
·检测及考察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 | 第21页 |
·制剂工艺研究 | 第21-25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1页 |
·处方筛选预实验 | 第21-23页 |
·正交试验优选处方和工艺的最佳条件 | 第23-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页 |
·提取工艺加水倍量考察 | 第25页 |
·制剂条件的考察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消癌平滴丸质量标准研究 | 第26-40页 |
·引言 | 第26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6-27页 |
·仪器 | 第26页 |
·试药 | 第26-27页 |
·性状 | 第27页 |
·鉴别 | 第27-29页 |
·检查 | 第29-30页 |
·重量差异 | 第29页 |
·溶散时限 | 第29-30页 |
·重金属检查 | 第30页 |
·砷盐检查 | 第30页 |
·微生物方法学验证 | 第30-32页 |
·检验依据 | 第30页 |
·检验操作 | 第30-32页 |
·三批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 第32页 |
·含量测定 | 第32-37页 |
·色谱条件 | 第32页 |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32-37页 |
·三批样品的含量测定 | 第37页 |
·质量标准草案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39页 |
·薄层鉴别方法的选择 | 第38页 |
·微生物方法的选择 | 第38-39页 |
·含量测定有效成分的选择 | 第39页 |
·含量测定中样品的提取溶剂和时间的选择 | 第39页 |
·含量测定中绿原酸检测条件的选择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