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承载力分析--以昆山高新区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规划环评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规划环评与环境承载力的理论研究 | 第15-20页 |
·规划环评的理论研究 | 第15-18页 |
·规划环评的起源与发展 | 第15-16页 |
·规划环评(SEA)与项目环评(EIA) | 第16页 |
·规划环评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 | 第17-18页 |
·环境承载力的理论研究 | 第18-20页 |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 第18页 |
·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属性 | 第18-19页 |
·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 第19页 |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及其量化分析 | 第20-27页 |
·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 第20-21页 |
·指标体系的作用和分类 | 第20页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0-21页 |
·指标体系构建方式 | 第21页 |
·环境承载力指标 | 第21-23页 |
·环境承载力量化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3页 |
·承载率评价法 | 第23页 |
·指数评价法 | 第23-24页 |
·系统动力学法 | 第24页 |
·生态足迹法 | 第24-25页 |
·多目标模型最优化方法 | 第25页 |
·环境承载力量化分析 | 第25-26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实例分析 | 第27-47页 |
·昆山高新区简介 | 第27-29页 |
·自然环境 | 第27-28页 |
·社会环境 | 第28-29页 |
·昆山高新区分区规划概况 | 第29-31页 |
·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及指标的选取 | 第31-32页 |
·单因素环境承载力计算 | 第32-38页 |
·水资源承载力 | 第33页 |
·COD 承载力 | 第33-35页 |
·NH_3-N 承载力 | 第35-36页 |
·SO_2承载力 | 第36-37页 |
·能耗承载力 | 第37页 |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承载力 | 第37-38页 |
·各因素承载力统计汇总 | 第38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8-39页 |
·综合环境承载力计算及分析 | 第39-40页 |
·环境承载率计算及分析 | 第40-44页 |
·水资源承载状态 | 第41-42页 |
·COD、NH_3-N 承载状态 | 第42-43页 |
·SO_2承载状态 | 第43页 |
·能耗承载状态 | 第43-44页 |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承载状态 | 第44页 |
·对策和建议 | 第44-47页 |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入 | 第45页 |
·调整规划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 | 第45-46页 |
·提高市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页 |
·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