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论文

Z市2015-2018年城区未成年人犯罪实证调研报告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2-14页
    1.1 调查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页
    1.2 调查研究意义和思路第13-14页
        1.2.1 理论与实践意义第13页
        1.2.2 调查研究思路第13-14页
第2章 Z市城区未成年人犯罪调查过程及数据统计第14-27页
    2.1 调查过程第14-15页
        2.1.1 调查研究内容第14页
        2.1.2 调查研究对象第14页
        2.1.3 调查研究方法第14页
        2.1.4 调查报告中数据和案例来源第14-15页
    2.2 Z市城区未成年人犯罪数据统计及特点第15-23页
        2.2.1 Z市城区未成年人犯罪的总体情况第15页
        2.2.2 犯罪主体特点第15-18页
        2.2.3 犯罪手段、方式特点第18-20页
        2.2.4 未成年人犯罪地域特点第20-21页
        2.2.5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类型特点第21-23页
    2.3 Z市未成年人犯罪防治工作的创新与不足第23-27页
        2.3.1 创新办案模式第23-24页
        2.3.2 创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教育载体第24页
        2.3.3 Z市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的主要不足第24-27页
第3章 Z市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成因分析第27-35页
    3.1 未成年人心理不够成熟第27-28页
        3.1.1 情绪调节能力弱第27页
        3.1.2 可塑性强但辨识力弱第27页
        3.1.3 逆反心理严重第27-28页
        3.1.4 性发育逐渐成熟第28页
    3.2 家庭环境不够和谐第28-30页
        3.2.1 家庭氛围不佳第28-29页
        3.2.2 家庭结构不全第29-30页
    3.3 学校因素第30-31页
        3.3.1 学校教育理念有偏差、教学内容不全面第30页
        3.3.2 教育结构不合理第30-31页
        3.3.3 部分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影响教育效果第31页
    3.4 法律因素第31-32页
        3.4.1 对涉罪未成年人惩处和震慑力度不够第31-32页
        3.4.2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比较混乱第32页
        3.4.3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不够完善第32页
    3.5 社会因素第32-35页
        3.5.1 不良价值观念错误引导第32-33页
        3.5.2 文化市场监管不力第33-34页
        3.5.3 有关单位怠于履职第34-35页
第4章 未成年人犯罪防治工作对策第35-45页
    4.1 强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第35-36页
        4.1.1 加强未成年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第35页
        4.1.2 加强涉罪未成年人心理干预第35-36页
    4.2 不断优化家庭环境第36页
    4.3 不断改进学校教育第36-37页
    4.4 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第37-41页
        4.4.1 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第37页
        4.4.2 扩大已满14 周岁不满16 周岁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类型第37-38页
        4.4.3 完善校园欺凌惩处机制第38页
        4.4.4 健全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第38-39页
        4.4.5 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第39-40页
        4.4.6 完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第40-41页
        4.4.7 完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第41页
    4.5 努力构建社会化防控体系第41-45页
        4.5.1 加强重点区域社会环境整治第41-42页
        4.5.2 不断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第42页
        4.5.3 加大外来未成年人保护权益力度第42-43页
        4.5.4 建立社会化帮教机制第43-45页
结论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英商务语篇中概念隐喻的跨文化研究--A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下一篇:求职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与求职者间的话语斗争分析—《非你莫属》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