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综述 | 第17-23页 |
·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综述 | 第17-20页 |
·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综述 | 第20-2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研究整体框架 | 第25-27页 |
第2章 自然采光设计方法 | 第27-51页 |
·场地分析 | 第27-30页 |
·所处纬度位置 | 第27-28页 |
·当地的气候条件 | 第28-29页 |
·当地的光气候条件 | 第29-30页 |
·地形地貌与周边环境 | 第30页 |
·自然采光的整体设计 | 第30-40页 |
·总平面设计 | 第30-33页 |
·平面设计 | 第33-38页 |
·剖面设计 | 第38-40页 |
·自然采光的细部设计 | 第40-50页 |
·窗体的设计 | 第40-45页 |
·天花和墙体的构造设计 | 第45-46页 |
·采用技术手段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江西南昌慧谷创意产业园中的自然采光策略分析 | 第51-67页 |
·项目概况 | 第51-53页 |
·区域概况 | 第51-52页 |
·规划设计 | 第52-53页 |
·场地分析 | 第53-54页 |
·当地的气候条件 | 第53-54页 |
·地形地貌与周边环境 | 第54页 |
·总平面设计 | 第54-56页 |
·建筑朝向 | 第54-55页 |
·建筑群体的间距控制 | 第55-56页 |
·建筑的体量控制 | 第56页 |
·平面与剖面 | 第56-59页 |
·建筑的功能布局 | 第56-57页 |
·插入“孔隙” | 第57-59页 |
·剖面的设计 | 第59页 |
·窗体的设计 | 第59-62页 |
·天窗采光 | 第59-60页 |
·侧窗采光 | 第60-62页 |
·遮阳设计 | 第62-65页 |
·建筑自遮阳 | 第62-63页 |
·综合挡板遮阳 | 第63-64页 |
·整体式遮阳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结论 | 第67-69页 |
·归纳与总结 | 第67页 |
·创新点 | 第67页 |
·后续研究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项目图纸 | 第72-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