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居中的生态策略及其当代应用--以吐鲁番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1页 |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7-10页 |
·研究的目的及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7-20页 |
·建筑气候学 | 第17页 |
·人体热舒适理论及评价方法 | 第17-18页 |
·计算机软件模拟法 | 第18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西北民居综述 | 第21-32页 |
·西北民居的生存环境 | 第21-25页 |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 第21-24页 |
·西北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24-25页 |
·西北民居的气候适应性 | 第25-31页 |
·材料的选用 | 第25-26页 |
·建筑的布局 | 第26-30页 |
·细部的处理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分析——以麻扎村为例 | 第32-62页 |
·吐鲁番的社会环境 | 第32-33页 |
·吐鲁番的自然环境 | 第33-40页 |
·地理条件 | 第33-34页 |
·气候条件 | 第34-40页 |
·吐鲁番的聚落形态 | 第40-49页 |
·麻扎村村落布局的气候适应性 | 第41-42页 |
·太阳辐射对聚落布局的影响 | 第42-47页 |
·风对聚落布局的影响 | 第47-48页 |
·降水对聚落布局的影响 | 第48-49页 |
·吐鲁番传统民居建筑单体的处理 | 第49-61页 |
·材料对气候的应对 | 第50-53页 |
·建筑形态和空间对气候的应对 | 第53-60页 |
·生活方式对气候的应对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当代集合住宅对传统民居的借鉴 | 第62-85页 |
·中国集合住宅综述 | 第62-65页 |
·中国集合住宅现状分析 | 第63-64页 |
·中国集合住宅目前的困境与出路 | 第64-65页 |
·西北地区集合住宅对传统民居的借鉴实践 | 第65-68页 |
·形象上的模仿 | 第65-66页 |
·空间上的传承 | 第66-67页 |
·理念上的借鉴 | 第67-68页 |
·吐鲁番地区集合住宅的现状和问题 | 第68-71页 |
·案例分析——对鄯善县楼兰新街区设计的分析总结 | 第71-78页 |
·项目概述 | 第71-72页 |
·设计的生态性 | 第72-75页 |
·设计的不足与反思 | 第75-78页 |
·吐鲁番地区当代集合住宅借鉴传统民居的设计导则 | 第78-84页 |
·规划层面 | 第78-80页 |
·建筑层面 | 第80页 |
·细部层面 | 第80-83页 |
·绿化层面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