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区龙头鱼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引言 | 第13-17页 |
1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2 龙头鱼的分类特征 | 第13-15页 |
3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东海区龙头鱼数量分布及其环境特征 | 第15页 |
·东海区龙头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 第15页 |
·东海区龙头鱼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东海区龙头鱼摄食生态研究 | 第16-17页 |
第一章 龙头鱼渔业生物学研究概况 | 第17-23页 |
·渔业生物学研究 | 第17-20页 |
·形态特征 | 第17-18页 |
·数量分布及其环境特征 | 第18页 |
·生长与繁殖 | 第18-19页 |
·洄游习性 | 第19-20页 |
·摄食生态 | 第20页 |
·渔业概况 | 第20-21页 |
·印度龙头鱼渔业 | 第20页 |
·中国龙头鱼渔业 | 第20-21页 |
·结语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东海区龙头鱼数量分布及其环境特征 | 第23-3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3-24页 |
·材料来源 | 第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1页 |
·数量分布 | 第24-25页 |
·群体组成 | 第25-28页 |
·体长与体重组成 | 第25-27页 |
·体长与体重关系 | 第27-28页 |
·生态分布特征 | 第28-31页 |
·北部区域龙头鱼分布特征 | 第28-29页 |
·时空分布特征 | 第28页 |
·水深分布特征 | 第28-29页 |
·底温分布特征 | 第29页 |
·底盐分布特征 | 第29页 |
·南部区域龙头鱼分布特征 | 第29-31页 |
·时空分布特征 | 第29-30页 |
·水深分布特征 | 第30页 |
·底温分布特征 | 第30页 |
·底盐分布特征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5页 |
·生态分布特征 | 第31-32页 |
·北部区域龙头鱼的移动特征 | 第32-33页 |
·南部区域龙头鱼的移动特点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东海区龙头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 第35-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35-36页 |
·年龄鉴定 | 第36页 |
·模型拟合 | 第36-37页 |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第36-37页 |
·耳石生长 | 第37页 |
·体长与耳石轮径、耳石重之间的关系 | 第37页 |
·生长方程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体长频率分布 | 第37-38页 |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第38-39页 |
·年龄鉴定 | 第39-42页 |
·耳石的特征 | 第39-40页 |
·轮纹形成周期的推算 | 第40页 |
·耳石轮径长、耳石重与体长的关系 | 第40页 |
·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龙头鱼雌雄个体差异 | 第42页 |
·龙头鱼轮纹形成周期 | 第42-43页 |
·龙头鱼生长方程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东海区龙头鱼繁殖生物学研究 | 第44-50页 |
·材料方法 | 第44-45页 |
·样本来源 | 第44页 |
·材料处理和数据分析 | 第44-45页 |
·结果 | 第45-48页 |
·生殖腺形态 | 第45-46页 |
·性腺发育阶段划分 | 第46-47页 |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第47-48页 |
·性比 | 第48页 |
·繁殖力 | 第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雌雄个体差异 | 第48-49页 |
·产卵类型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东海区龙头鱼摄食生态研究 | 第50-61页 |
·材料方法 | 第50-52页 |
·样品收集 | 第50-51页 |
·样品处理 | 第51页 |
·数据处理 | 第51-52页 |
·结果 | 第52-58页 |
·摄食强度 | 第52-53页 |
·食物组成 | 第53-56页 |
·食物组成的体长变化 | 第56-57页 |
·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 | 第57-58页 |
·营养位置 | 第58页 |
·讨论 | 第58-61页 |
·龙头鱼的摄食习性 | 第58页 |
·龙头鱼不同发育阶段的摄食变化 | 第58-59页 |
·龙头鱼摄食的季节变化 | 第59页 |
·龙头鱼的营养生态位 | 第59-6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1-64页 |
1 研究总结 | 第61-62页 |
2 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