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35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电刷镀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第15-25页 |
·电刷镀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单一电刷镀层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复合电刷镀层的发展现状 | 第18-25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纳米颗粒在复合镀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纳米颗粒在电刷镀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纳米颗粒复合镀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表面涂层的接触疲劳与微动磨损研究现状 | 第30-33页 |
·热喷涂层的研究 | 第31页 |
·气相沉积涂层的研究 | 第31-32页 |
·电沉积层的研究 | 第32-33页 |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2 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35-44页 |
·镀层制备 | 第35-40页 |
·基体材料 | 第35页 |
·纳米材料的选择 | 第35-37页 |
·基质镀液的选取 | 第37-38页 |
·复合镀液的表征 | 第38-39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制备 | 第39-40页 |
·镀层组织结构分析 | 第40页 |
·热处理工艺与显微硬度测试方法 | 第40页 |
·镀层接触疲劳寿命测试及分析 | 第40-43页 |
·镀层接触疲劳测试方法 | 第40-41页 |
·镀层接触疲劳寿命的处理 | 第41-42页 |
·镀层接触疲劳失效分析 | 第42-43页 |
·镀层微动磨损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43-44页 |
·微动磨损试验机 | 第43页 |
·微动磨损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3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液的制备及表征 | 第44-54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液的制备方法 | 第44-45页 |
·复合镀液的稳定性 | 第45-49页 |
·分散方法对复合镀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48页 |
·高能机械化学法处理后纳米颗粒表面Zeta电位 | 第48-49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液的表征 | 第49-52页 |
·复合镀液的pH值 | 第50-51页 |
·复合镀液的电导率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4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沉积与强化机理 | 第54-84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沉积机理 | 第54-61页 |
·纳米颗粒与阴极表面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54-55页 |
·一次沉积层厚度估算 | 第55-57页 |
·纳米颗粒与金属离子的沉积过程 | 第57-59页 |
·影响复合镀层沉积过程的因素 | 第59-61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表面形貌与组织 | 第61-68页 |
·镀液分散方法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1-64页 |
·镀液中纳米颗粒含量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4-66页 |
·导电性纳米颗粒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6-67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断面组织 | 第67-68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微观组织 | 第68-74页 |
·纳米颗粒粒径的选择性 | 第69-71页 |
·镀液中纳米颗粒含量对镀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71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中的晶体缺陷 | 第71-74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显微硬度 | 第74-77页 |
·复合镀液制备方法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74-75页 |
·镀液中纳米颗粒含量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75页 |
·施镀工艺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75-76页 |
·热处理温度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76-77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强化机理 | 第77-82页 |
·细晶强化 | 第77-80页 |
·高密度位错强化 | 第80页 |
·第二相质点强化 | 第80-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5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接触疲劳行为 | 第84-108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接触疲劳寿命 | 第84-91页 |
·不同制备工艺所得镀层的接触疲劳寿命 | 第84-85页 |
·不同纳米颗粒含量的镀液所得镀层的接触疲劳寿命 | 第85页 |
·不同载荷下复合镀层的接触疲劳寿命 | 第85-87页 |
·热处理后复合镀层的接触疲劳寿命 | 第87-88页 |
·复合镀层接触疲劳寿命数据的分散性 | 第88-91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接触疲劳失效过程分析 | 第91-101页 |
·镀层亚表层的接触应力分布 | 第91-93页 |
·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 第93-99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接触疲劳剥落过程分析 | 第99-101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接触疲劳过程中的塑性变形行为 | 第101-103页 |
·镀层滚道面的塑性变形 | 第101-102页 |
·纳米颗粒阻碍塑性变形的机制 | 第102-103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组织结构与其接触疲劳性能的关系 | 第103-107页 |
·表面形貌和断面组织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纳米颗粒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热处理组织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小结 | 第107-108页 |
6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高温微动磨损特性 | 第108-132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微动磨损特性 | 第108-114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运行工况微动图 | 第108-111页 |
·微动磨损过程中的摩擦系数 | 第111页 |
·试验温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高温微动磨损性能 | 第112-114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的微动磨损形貌 | 第114-119页 |
·复合镀层微动磨损面形貌 | 第114-119页 |
·快镍镀层的微动磨损面形貌 | 第119页 |
·复合镀层微动磨损断面形貌 | 第119页 |
·纳米颗粒电刷镀复合镀层的高温微动磨损过程 | 第119-129页 |
·磨屑颗粒的形成 | 第121-124页 |
·磨损面的温度估算 | 第124-126页 |
·磨屑层的形成 | 第126-127页 |
·磨屑层的脱落 | 第127-129页 |
·纳米颗粒提高镀层抗微动磨损性能的机理 | 第129-131页 |
·镀层组织结构与微动磨损性能的关系 | 第129-130页 |
·纳米颗粒对磨屑层的强化 | 第130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层抗微动磨损的机理 | 第130-131页 |
·小结 | 第131-132页 |
7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的应用考核 | 第132-138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的应用领域 | 第132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实车考核 | 第132-135页 |
·零件修复过程 | 第132-134页 |
·实车考核结果 | 第134-135页 |
·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在装备维修中的应用 | 第135-136页 |
·小结 | 第136-138页 |
8 结论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1页 |
附: | 第15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专利目录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