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24页 |
(一)研究命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8页 |
(三)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8-21页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1-24页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个基本问题 | 第24-56页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第24-29页 |
(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与要素 | 第29-41页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相互关系 | 第41-45页 |
(四)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特点 | 第45-56页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探索“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 第56-70页 |
(一)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 | 第56-60页 |
(二)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方位转变 | 第60-62页 |
(三)经典作家的有关理论及中国化的成功经验 | 第62-66页 |
(四)可资借鉴的“苏联模式”和党史上的根据地建设实践 | 第66-70页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探索“中国化”的基本历程 | 第70-107页 |
(一)关于“历史过程”认识的一般性问题 | 第70-77页 |
(二)照搬苏联模式时期 | 第77-82页 |
(三)“走自己的路”实现成功突破时期 | 第82-88页 |
(四)历尽曲折明显双向时期 | 第88-93页 |
(五)“左”倾错误恶化发展时期 | 第93-99页 |
(六)步入迷茫陷入泥淖时期 | 第99-107页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中国化探索创新成果的判定及其积极成果 | 第107-122页 |
(一) 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中国化”创新成果的判定与分类 | 第107-116页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探索“中国化”的积极成果 | 第116-122页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其“中国化”探索中所面临的局限性 | 第122-131页 |
(一)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中国化探索所面临的社会历史条件局限 | 第122-127页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中国化探索所面临的个人认识局限 | 第127-131页 |
结论 | 第131-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1页 |
后记 | 第141-143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