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中学政治课“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第11-13页
 四、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4-17页
第一章 “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的理论概述第17-23页
   ·“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解读第17-19页
     ·关于教学模式的解读第17页
     ·关于“先学”的解读第17-18页
     ·关于“后展”的解读第18页
     ·关于“展后再教”的解读第18页
     ·关于“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的解读第18-19页
   ·“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第19-20页
     ·放手而不放任第19页
     ·新颖性与灵活性第19-20页
     ·体验成就的发展性第20页
   ·“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第20-23页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第20-21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1页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1-22页
     ·需求层次理论第22-23页
第二章 实施“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的意义第23-27页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第23页
   ·有利于减轻师生的负担,打造高效课堂第23-24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第24页
   ·有利于延伸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论第24-27页
第三章 “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的操作与设计第27-39页
   ·“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第27-28页
     ·先学程序第27页
     ·展示程序第27-28页
     ·再教程序第28页
   ·“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第28-30页
     ·教的策略第28-29页
     ·学的策略第29-30页
   ·“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的基本措施第30-32页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设疑激发兴趣第30页
     ·引导学生广泛猎取知识,以积累带动展示第30-31页
     ·构建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创设和谐的氛围第31页
     ·引导学生主动投身于实践,升华感知第31-32页
   ·实施“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的案例分析第32-39页
     ·设计理念第32页
     ·教学背景第32-33页
     ·教学目标第33页
     ·教学重点、难点第33页
     ·教法与学法指导第33-34页
     ·教学准备第34页
     ·教学过程第34-37页
     ·教学反思第37-39页
第四章 “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第39-43页
   ·学生方面第39-40页
     ·缺乏自学能力第39页
     ·准备不充分第39-40页
     ·展示两极化第40页
   ·教师方面第40-41页
     ·缺乏科学的引导意识第40页
     ·课堂时间管理问题第40页
     ·学生课堂行为管理问题第40-41页
   ·学校方面第41-43页
     ·班级学额问题第41页
     ·师资培训问题第41-43页
第五章 对“先学后展,展后再教”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思考第43-49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43页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第43-44页
   ·师生角色的正确归位第44-45页
   ·处理好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关系第45-46页
   ·进行持续有效的师资培训第46页
   ·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第46-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
下一篇:南阳市初中美术设计教育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