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本文工作 | 第14页 |
|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分析 | 第16-26页 |
| ·系统可生存性分析 | 第16-18页 |
| ·可生存性系统的特征 | 第16-17页 |
| ·可生存性与其它属性的区别 | 第17页 |
| ·可生存性研究趋势 | 第17-18页 |
| ·嵌入式系统分析 | 第18-24页 |
| ·嵌入式系统定义 | 第18-19页 |
| ·嵌入式系统处理器 | 第19-20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0-22页 |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22-23页 |
| ·嵌入式系统应用和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 ·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定义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评估模型研究 | 第26-36页 |
| ·一种分层结构可生存性评估模型 | 第26-28页 |
| ·系统威胁分析 | 第28-29页 |
| ·可生存性需求分析 | 第29-30页 |
| ·可生存性策略分析 | 第30-35页 |
| ·电路与封装层 | 第30-31页 |
| ·硬件平台层 | 第31-32页 |
| ·算法协议层 | 第32页 |
| ·软件应用层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定量评估指标体系 | 第36-43页 |
|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36-37页 |
| ·指标体系组织结构 | 第37-38页 |
| ·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 第38-39页 |
| ·指标体系内容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定量评估方法研究 | 第43-57页 |
| ·评估方法介绍 | 第43-53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43-46页 |
| ·ADC 分析法 | 第46-47页 |
| ·模糊综合评估法 | 第47-50页 |
|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法 | 第50-53页 |
| ·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 第53-54页 |
| ·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定量评估流程设计 | 第54-56页 |
| ·评估流程 | 第54-55页 |
| ·定量评估计算过程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嵌入式系统可生存性定量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7-69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7-58页 |
| ·系统实现 | 第58-67页 |
| ·系统启动 | 第58-59页 |
| ·系统参数获取模块 | 第59-60页 |
| ·可生存性指标设定模块 | 第60-61页 |
| ·指标评价值获取模块 | 第61-62页 |
| ·权重判定矩阵设置模块 | 第62-65页 |
| ·评估结果输出模块 | 第65-67页 |
| ·评估实例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工作总结 | 第69页 |
| ·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作者在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