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点摘要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14-18页 |
| ·选题缘起 | 第14-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8-26页 |
| ·田野调查与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 ·田野调查 | 第26-28页 |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 ·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 第29-32页 |
| ·结构安排 | 第29-30页 |
| ·创新之处 | 第30-32页 |
| 第2章 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第32-50页 |
| ·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相关概念 | 第32-36页 |
| ·政党能力 | 第32-34页 |
| ·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内涵及其构成 | 第34-36页 |
| ·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36-50页 |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基层党建思想 | 第36-39页 |
| ·毛泽东农村党建思想 | 第39-42页 |
| ·邓小平农村党建思想 | 第42-44页 |
| ·江泽民农村党建思想 | 第44-46页 |
| ·胡锦涛农村党建思想 | 第46-50页 |
| 第3章 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背景及其成就 | 第50-72页 |
| ·变迁中的农村形势 | 第50-60页 |
| ·农村经济:农业副业化 | 第50-54页 |
| ·农村政治:村民自治化 | 第54-56页 |
| ·农村社会:农民原子化 | 第56-57页 |
| ·农村文化:精神空虚化 | 第57-60页 |
| ·村级党组织的现状 | 第60-68页 |
| ·村级党组织的主要特征 | 第60-62页 |
| ·党员群体的阶层分化 | 第62-68页 |
| ·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68-72页 |
| ·村级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 第69-70页 |
| ·领导村庄经济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增强 | 第70-72页 |
| 第4章 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72-126页 |
| ·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现存问题 | 第72-98页 |
| ·领导农村党建能力式微 | 第72-79页 |
| ·执行政策的能力不足 | 第79-85页 |
| ·基层治理的能力衰弱 | 第85-92页 |
| ·服务群众的能力弱化 | 第92-98页 |
| ·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 | 第98-126页 |
| ·乡村社会的分化与多元化导致党组织难以整合乡村社会 | 第99-106页 |
| ·乡村经济的去集体化导致党组织丧失经济基础 | 第106-114页 |
| ·乡村治理的去政治化导致党组织陷入“不出事”逻辑中 | 第114-121页 |
| ·乡村党建的形式化导致党组织陷入“空转”困境 | 第121-126页 |
| 第5章 强化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126-148页 |
| ·优化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社会环境 | 第126-131页 |
| ·以乡村社会整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126-128页 |
| ·以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128-130页 |
| ·以创办老年人协会来发挥老年党员的作用 | 第130-131页 |
| ·增强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 第131-135页 |
| ·制定本村的经济发展战略 | 第132-133页 |
| ·探索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 第133-135页 |
| ·改良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基层政治生态 | 第135-138页 |
| ·增强党员干部的治责意识 | 第135-136页 |
| ·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权力和权威保障 | 第136-138页 |
| ·夯实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组织基础 | 第138-148页 |
| ·以加强党员干部队建设来打造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 第138-142页 |
| ·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来保持普通党员的先进性 | 第142-144页 |
| ·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确保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 | 第144-1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8-1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56-157页 |
| 致谢 | 第157-1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