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国内外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重点、难点 | 第19-20页 |
| 第2章 幼儿家庭道德教育概述 | 第20-29页 |
| ·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 ·幼儿的概念 | 第20页 |
| ·幼儿家庭教育的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 ·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 ·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 | 第22-25页 |
| ·爱心教育11 | 第22页 |
| ·培育良好品格 | 第22-23页 |
| ·文明礼貌教育 | 第23页 |
| ·劳动教育(独立性教育) | 第23-24页 |
| ·融入教育 | 第24页 |
| ·遵守规则意识的教育 | 第24-25页 |
| ·心理健康教育 | 第25页 |
| ·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特点 | 第25-28页 |
| ·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不可回避性 | 第25-26页 |
| ·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率先性 | 第26页 |
| ·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特殊性 | 第26-27页 |
| ·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可针对性 | 第27页 |
| ·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全面性 | 第27页 |
| ·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复杂性 | 第27-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幼儿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9-37页 |
| ·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 ·“家长”专制的家庭教育制度 | 第29-30页 |
| ·狭隘保守的家庭教育教养方式 | 第30-31页 |
| ·功利性的家庭教育理念 | 第31-32页 |
| ·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 ·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 | 第32-33页 |
| ·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 第33页 |
| ·严重缺乏规则意识教育 | 第33-34页 |
| ·电视、网络对幼儿的消极影响 | 第34页 |
| ·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 ·沿袭传统“顺民”的教育方式 | 第34-35页 |
| ·剥夺孩子自主选择权利,把孩子当作自己实现梦想的工具 | 第35-36页 |
| ·同一家庭中不同的教育者教育方法存在分歧 | 第36页 |
| ·无视儿童道德教育的复杂性,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 第36页 |
| ·消极面对独身子女教育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页 |
| 第4章 解决幼儿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 第37-47页 |
| ·提高家长的素质,铸造家庭道德教育的主体 | 第38-39页 |
| ·优良的思想素质 | 第38页 |
| ·高尚的道德素质 | 第38-39页 |
| ·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 | 第39页 |
| ·提升专业地位的角色能力素质 | 第39页 |
| ·加强价值观引导,使得家庭道德教育全面发展 | 第39-41页 |
|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 第40页 |
|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40-41页 |
| ·构建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家庭德育功能 | 第41-43页 |
| ·和睦的家庭 | 第41页 |
| ·民主的家庭 | 第41-42页 |
| ·学习的家庭 | 第42-43页 |
| ·阳光的家庭 | 第43页 |
| ·讲究对孩子的教育艺术,让家庭道德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 | 第43-46页 |
| ·爱子艺术 | 第43-44页 |
| ·约束艺术 | 第44页 |
| ·容忍艺术 | 第44页 |
| ·纠偏艺术 | 第44-45页 |
| ·曲线艺术 | 第45页 |
| ·奖励艺术 | 第45-46页 |
| ·惩罚艺术 | 第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47页 |
| 1. 结论 | 第47页 |
| 2. 展望 | 第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