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 ·湖泊生态系统 | 第10页 |
| ·湖泊生态系统健康 | 第10-11页 |
| ·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 | 第10-11页 |
| ·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11页 |
| ·人类活动干扰对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1-13页 |
| ·水利工程对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1页 |
| ·点源污染排放对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1-12页 |
| ·农业面源对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2-13页 |
| ·太湖富营养化 | 第13-15页 |
| ·富营养化成因 | 第13页 |
| ·湖泊富营养化的危害 | 第13-14页 |
| ·太湖富营养化进程及现状 | 第14-15页 |
| ·湖泊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 第15-18页 |
|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 第15-16页 |
| ·湖泊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点 | 第16页 |
| ·湖泊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季节性变化特点 | 第16-17页 |
| ·影响湖泊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点的环境因子 | 第17-18页 |
| ·利用底栖动物评价湖泊生态系统健康 | 第18-22页 |
| ·底栖动物评价湖泊健康 | 第18-20页 |
| ·生物完整性指数 | 第20-21页 |
| ·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湖泊健康 | 第21-22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 ·研究区域 | 第24-25页 |
| ·太湖概述 | 第24-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 ·样点分布 | 第25-26页 |
| ·底栖动物样本采集和鉴定 | 第26页 |
| ·水样采集和水体理化指标测定 | 第26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太湖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 | 第28-38页 |
| ·太湖底栖动物群落组成 | 第28-33页 |
| ·太湖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季节性变化 | 第29-31页 |
| ·太湖底栖动物群落组成样点间变化 | 第31-33页 |
| ·太湖底栖动物结构特点 | 第33-36页 |
| ·太湖底栖动物密度季节性变化 | 第33-35页 |
| ·太湖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变化 | 第35-36页 |
| ·本研究太湖底栖动物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比较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应用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太湖健康 | 第38-56页 |
| ·研究区域与方法 | 第38-40页 |
| ·太湖分区 | 第38-39页 |
| ·底栖动物和水样 | 第39页 |
| ·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 | 第39页 |
| ·参照系统 | 第39-4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 ·候选生物参数确定和筛选 | 第40-44页 |
| ·分值计算与B-IBI健康评价标准建立 | 第44-45页 |
| ·太湖健康评价 | 第45-52页 |
| ·讨论 | 第52-56页 |
| ·水生态功能分区 | 第52页 |
| ·参照系统 | 第52-53页 |
|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 第53-56页 |
| 全文总结 | 第56-58页 |
| 附录 | 第58-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