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中国古典爱情诗歌创作高潮中的水意象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言第7-14页
 第一节 古典爱情诗歌创作高潮中水意象研究的意义第7-8页
 第二节 古典爱情诗歌创作高潮中水意象的研究现状与课题创新点第8-11页
  一 古典爱情诗歌创作高潮中水意象的研究现状第8-11页
  二 课题创新点第11页
 第三节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第11-14页
  一 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二 课题的主要框架第12-14页
第二章 古典爱情诗歌中的水意象第14-21页
 第一节 古典爱情诗歌中水意象的形成第14-17页
  一 水的自然之性——万物之源第14-15页
  二 水的众人解读——以水传情第15-17页
   (一)万物之源与生殖崇拜第16页
   (二)形态变化与多样情感第16页
   (三)阻隔之义与情诗内涵第16-17页
 第二节 “欲、情、理”三维融合的古典爱情诗歌创作第17-19页
 第三节 水意象与古典爱情诗歌“欲、情、理”的三维融合第19-21页
第三章 古典爱情诗歌创作高潮中水意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第21-42页
 第一节 古典爱情诗歌创作的发展概述第21-23页
 第二节 自然、质朴的水意象第23-31页
  一 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先秦情诗创作第24-26页
  二《诗经》《楚辞》爱情诗中自然、质朴的水意象第26-31页
   (一)媒介之水第26-27页
   (二)阻隔之水第27-28页
   (三)欢情之水第28-29页
   (四)失意之水第29-31页
 第三节 哀婉、凄冷的水意象第31-36页
  一 以《玉台新咏》为代表的汉魏六朝情诗创作第31-33页
  二《玉台新咏》爱情诗中哀婉、凄冷的水意象第33-36页
   (一)泪水之下的哀怨第33-34页
   (二)露水之下的愁思第34-35页
   (三)霜、雪、冰之下的凄冷第35-36页
 第四节 凄美、朦胧的水意象第36-42页
  一 以《才调集》为代表的唐代情诗创作第37-38页
  二 以《才调集》为代表的爱情诗中凄美、朦胧的水意象第38-42页
   (一)泪水之下的凄美第38-40页
   (二)雨水之下的朦胧第40-42页
第四章 水意象进入古典爱情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第42-51页
 第一节 水意象在古典爱情诗歌创作高潮中的结构类型与表达模式第42-47页
  一 水意象的结构类型第42-45页
   (一)单一型水意象第43页
   (二)复合型水意象第43-45页
  二 水意象的表达模式第45-47页
   (一)以水作为背景第46页
   (二)以水进行比喻第46-47页
   (三)以水直接起兴第47页
 第二节 水意象参与古典爱情诗歌创作的文学意义第47-51页
  一 与水意象表达模式相对应的多面意义第47-49页
  二 古典爱情诗歌中水意象的独特意义第49-51页
第五章 古典爱情诗歌创作高潮中水意象的审美及象征蕴义第51-58页
 第一节 水意象各具特色的审美内涵第51-54页
  一 水意象的自然灵动之美第51-52页
  二 水意象的深婉感伤之美第52-54页
 第二节 水意象丰富多彩的情感蕴义第54-55页
 第三节 水意象多元深厚的象征意义第55-58页
  一 水意象象征意义的生命本源层面解读第55-56页
  二 水意象象征意义的女性文化层面解读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个人简历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代茶赋初探
下一篇: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中心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拉丁舞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