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增值的中国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3-15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 ·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第16-17页 |
| ·增长极理论 | 第17-19页 |
| ·结构洞理论 | 第19-20页 |
| ·社会资本理论 | 第20-21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1-26页 |
| ·大学科技园 | 第21-22页 |
| ·大学科技园的价值增值 | 第22-23页 |
| ·孵化效率 | 第23-26页 |
| 第3章 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评价研究 | 第26-34页 |
|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 ·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 ·基本现状 | 第27页 |
| ·评价模型的选取与构建 | 第27-31页 |
|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 第27-30页 |
| ·随机前沿模型的构建 | 第30-31页 |
| ·实证分析及结果 | 第31-34页 |
| 第4章 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差异研究 | 第34-38页 |
| ·聚类分析方法及应用 | 第34页 |
| ·孵化效率值的聚类分析 | 第34-35页 |
| ·大学科技园的类型划分及其描述 | 第35-38页 |
| ·全能高效型 | 第35页 |
| ·孵化导向型 | 第35-36页 |
| ·经济导向型 | 第36页 |
| ·就业导向型 | 第36-38页 |
| 第5章 大学科技园演化趋势分析 | 第38-42页 |
| ·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园 | 第38页 |
| ·深圳虚拟大学科技园 | 第38-39页 |
| ·第二代大学科技园:从结构洞到社会资本催化剂 | 第39-4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致谢 | 第50-52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项目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