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转折点在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演进路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13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文章创新和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31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 ·相关理论及研究 | 第18-26页 |
| ·研究述评 | 第26-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转折点的运行机理 | 第31-51页 |
| ·经济发展理论的登场 | 第31-32页 |
| ·刘易斯模型 | 第32-39页 |
|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 第39-47页 |
| ·刘易斯模型的扩展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 第四章 刘易斯转折点的验证标准 | 第51-56页 |
| ·南亮进的主要观点 | 第51-53页 |
| ·对转折点理论的发展 | 第53-54页 |
| ·转折点的验证标准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农业部门的工资与劳动边际生产力比较 | 第56-72页 |
| ·生产函数模型设定 | 第56-57页 |
|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57-59页 |
| ·验证过程 | 第59-66页 |
| ·农业劳动边际生产力测算 | 第66-69页 |
| ·部门间工资差别的比较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农业劳动力工资与边际生产力的相关性 | 第72-82页 |
| ·基础理论框架 | 第72-73页 |
| ·实证分析 | 第73-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七章 刘易斯转折点演进路径模型及数值模拟 | 第82-98页 |
| ·模型的意义与作用 | 第82-83页 |
| ·模型构建 | 第83-87页 |
| ·城乡收入差距趋势预测 | 第87-92页 |
| ·数值模拟 | 第92-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98-107页 |
| ·主要结论 | 第98-102页 |
| ·政策建议 | 第102-106页 |
| ·研究展望 | 第106-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14页 |
| 致谢 | 第114-116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6-118页 |
| 附录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