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5-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8-43页 |
·磷石膏制备CaCO_3的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磷石膏联产制备CaCO_3的工艺 | 第20-23页 |
·CaCO_3反应结晶动力学研究 | 第23-26页 |
·合成CaO基CO_2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 第26-37页 |
·CaO基CO_2吸附剂钙源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组成对CaO基吸附剂的性能影响 | 第28-30页 |
·结构对合成CaO基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影响 | 第30-35页 |
·CaO基CO_2吸附剂自激活与稳定性 | 第35-37页 |
·纳米CaO基CO_2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 第37-40页 |
·纳米CaO基CO_2吸附剂的动力学 | 第37-38页 |
·纳米CaO基CO_2吸附剂的稳定性 | 第38-40页 |
·文献总结 | 第40-41页 |
·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第3章 磷石膏制备纳米CaCO_3的实验研究 | 第43-62页 |
·磷石膏制备纳米CaCO_3实验 | 第43-48页 |
·试剂和原料 | 第43页 |
·磷石膏制备纳米CaCO_3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分析方法 | 第44-46页 |
·溶液中硫酸钙转化率的计算方法 | 第46页 |
·CaC0_3样品表征方法 | 第46-4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61页 |
·磷石膏及CaCO_3样品成分分析结果 | 第48-49页 |
·制备反应时间对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以及CaCO_3样品粒径的影响 | 第49-51页 |
·反应温度对硫酸钙转化率和CaCO_3样品粒径的影响 | 第51-54页 |
·CO_2流量对磷石膏中硫酸钙转化率和CaCO_3粒径的影响 | 第54-56页 |
·搅拌速率对磷石膏中硫酸钙的转化率和CaCO_3粒径的影响 | 第56-57页 |
·可溶杂质对反应过程和CaCO_3粒径的影响 | 第57-58页 |
·纳米CaCO_3的形貌和晶型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磷石膏制备纳米CaCO_3的结晶动力学 | 第62-78页 |
·磷石膏制备纳米CaCO_3机理及结晶动力学模型推导 | 第62-66页 |
·磷石膏制备纳米CaCO_3机理 | 第62-63页 |
·结晶动力学模型推导 | 第63-66页 |
·CaCO_3结晶动力学模型的实验拟合和验证 | 第66-76页 |
·CaCO_3结晶动力学中的变量实验及计算结果 | 第66-71页 |
·结晶动力学参数拟合 | 第71-76页 |
·CaCO_3结晶动力学检验 | 第76-77页 |
·CaCO_3结晶速率检验 | 第76页 |
·CaCO_3粒径检验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多孔纳米CaO/MgO吸附剂制备及吸附CO_2性能研究 | 第78-90页 |
·纳米CaO/MgO吸附剂制备实验 | 第78-80页 |
·试剂和原料 | 第78页 |
·镁溶胶的制备方法 | 第78-79页 |
·纳米CaO/MgO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第79页 |
·吸附剂表征和评价方法 | 第79-80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80-89页 |
·钙镁比对纳米CaO/MgO吸附剂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80-83页 |
·钙镁比对吸附剂反应吸附活性的影响 | 第83-86页 |
·钙镁比对吸附剂稳定性的影响 | 第86-87页 |
·碳酸化-再生钙循环条件对Mg-25-900-1吸附剂稳定性的影响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6章 磷石膏为钙源制备纳米CaO基CO_2吸附剂及吸附性能研究 | 第90-100页 |
·实验部分 | 第90-91页 |
·磷石膏为钙源制备纳米CaO基CO_2吸附剂的原料和方法 | 第90页 |
·纳米CaO基CO_2吸附剂的评价 | 第90-9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1-99页 |
·CaCO_3样品粒径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91-94页 |
·不溶杂质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94-98页 |
·添加MgO或Al_2O_3对纳米CaO基吸附剂稳定性的影响 | 第98-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7章 纳米CaO基CO_2吸附剂的自激活与稳定性 | 第100-115页 |
·纳米CaO基CO_2吸附剂自激活现象实验研究 | 第100-103页 |
·碳酸化条件对自激活的影响 | 第103-108页 |
·碳酸化温度对自激活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碳酸化时间对自激活的影响 | 第105-108页 |
·再生条件对自激活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自激活对吸附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109-112页 |
·自激活现象的颗粒-核-孔模型建立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8页 |
·主要结论 | 第115-11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6页 |
·建议和展望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9页 |
个人简历及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