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和解法律效力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行政复议和解概论 | 第9-14页 |
·行政复议中的和解定义 | 第9-10页 |
·行政复议和解类型 | 第10-12页 |
·公法契约模式 | 第10-12页 |
·撤回和解模式 | 第12页 |
·行政复议和解性质 | 第12-14页 |
第2章 有效的行政复议和解 | 第14-30页 |
·有效的和解构成条件 | 第14-19页 |
·和解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资格 | 第14页 |
·意思表示要件 | 第14-15页 |
·行政主体的处分权必须合法、合理 | 第15-18页 |
·第三人同意 | 第18-19页 |
·有效的行政复议和解的实体法律效力 | 第19-21页 |
·民法学界关于和解确定效力与创设效力之理论探讨 | 第19-20页 |
·行政复议和解协议的确定效力 | 第20-21页 |
·有效的行政复议和解的程序法律效力 | 第21-28页 |
·判决的效力概述 | 第21-22页 |
·判决的既判力 | 第22-26页 |
·行政复议和解协议的既判力 | 第26-28页 |
·行政复议和解协议的执行力 | 第28页 |
·撤回模式下和解效力 | 第28-30页 |
第3章 行政复议和解对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效力 | 第30-33页 |
·复议和解对第三人效力 | 第30-31页 |
·复议和解对新第三人效力 | 第31-33页 |
第4章 行政复议和解效力瑕疵审查及救济 | 第33-40页 |
·瑕疵审查主体 | 第33页 |
·审查时间和审查方式 | 第33-34页 |
·审查原则 | 第34-37页 |
·自愿原则 | 第34-35页 |
·合法性原则 | 第35-36页 |
·合理原则 | 第36页 |
·比例原则 | 第36-37页 |
·审查机关审查的效力 | 第37-38页 |
·契约模式下和解协议效力瑕疵及救济 | 第38-39页 |
·撤回和解模式效力瑕疵及救济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