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价值建构与阐释--基于传播理念的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3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7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2-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研究内容与特色第19-20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重点与难点第20页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20-29页
     ·关于文化遗产的研究综述第21-24页
     ·对于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第24-26页
     ·对于遗产阐释的研究第26-27页
     ·借鉴传播学理念对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的现状第27-29页
   ·研究方法第29-31页
     ·跨学科交叉研究法第29页
     ·文献研究方法第29-30页
     ·逻辑研究方法第30页
     ·数据例证第30页
     ·调研实践第30-31页
   ·论文框架第31-32页
第2章 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新变化第32-57页
   ·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第32-37页
     ·以价值为导向的文化遗产保护第32-34页
     ·价值议题成为核心导向的原因第34-36页
     ·价值议题成为核心导向的意义第36-37页
   ·文化遗产的价值转变第37-42页
     ·古代世界对“纪念物”纪念价值的重视第37页
     ·16-18 世纪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的冲突第37-38页
     ·19-20 世纪 80 年代从艺术到历史的价值转变第38-41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从历史到文化的价值转变第41-42页
   ·价值转变带来的文化遗产保护新变化第42-50页
     ·从孤立到综合:遗产保护方式向多学科整合发展第43-44页
     ·从保护到传承:遗产保护目的发生转变第44-48页
     ·从专业到大众:遗产保护的社会性开始凸显第48-50页
   ·文化遗产保护中引入传播理念的必要性第50-56页
     ·价值认知的转变需要进行深入传播第50-51页
     ·保护的新变化要求重视传播理念第51-52页
     ·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决定了传播理念的介入第52-55页
     ·文化遗产传播研究遭到忽视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3章 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播的内涵与实践第57-90页
   ·国际保护文献中有关传播理念的论述第57-67页
     ·国际保护文献的制订与影响第58-62页
     ·国际保护文献中有关传播的概念与内容第62-67页
   ·《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启示与问题第67-69页
     ·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基本情况第67页
     ·宪章修改过程显示的观念变化第67-69页
   ·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播的概念与内涵第69-75页
     ·公众考古学阐释理论的启发第69-71页
     ·传播学理论的合理借鉴第71-74页
     ·遗产保护中的传播概念与内涵第74-75页
   ·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的传播实践第75-89页
     ·爱丁堡世界遗产组织的传播活动第75-77页
     ·英格兰遗产组织的传播活动第77-79页
     ·ICOMOS 和 ICCROM 对遗产传播的关注第79-81页
     ·欧洲理事会进行的文化遗产传播活动第81-82页
     ·UNESCO 的世界遗产全球传播策略第82-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4章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建构与话语转换第90-123页
   ·文化遗产价值的建构性第90-94页
     ·后现代建构主义的理论范式第90-92页
     ·文化与价值观的背景作用第92页
     ·被建构的文化遗产及其价值第92-94页
   ·话语转换影响下的遗产价值建构第94-108页
     ·话语的建构作用第94-96页
     ·话语转换带来的遗产价值转变第96-105页
     ·当前的话语变化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第105-108页
   ·不同话语主体对遗产价值的建构方式第108-119页
     ·利益相关者:建构遗产价值的话语主体第108-110页
     ·建构遗产价值的核心途径第110-113页
     ·不同话语主体建构遗产价值的层面与策略第113-119页
   ·案例分析:英国郎达遗址公园与沈阳铸造博物馆的价值建构第119-122页
     ·英国郎达遗址公园的改建第119-121页
     ·沈阳铸造博物馆的改造第121页
     ·工业遗产价值建构的启示与思考第121-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5章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传递与遗产阐释第123-167页
   ·价值传递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和影响第123-135页
     ·适应文化遗产保护新变化的要求第124-126页
     ·弥补价值传递中阐释不足的问题第126-128页
     ·满足文化遗产保护各个环节的交流需要第128-130页
     ·价值传递过程能够创造遗产的附加价值第130-131页
     ·对保护理念具有推动与纠正作用第131-135页
   ·遗产阐释:价值传递的实现途径第135-141页
     ·阐释的哲学意义第135-136页
     ·遗产阐释的本质与形成第136-138页
     ·遗产阐释的涵括内容第138-139页
     ·遗产阐释在价值传递中的关键作用第139-141页
   ·价值传递与不同传播方式下的遗产阐释第141-147页
     ·学术传播:遗产价值的初次阐释第141-143页
     ·展示传播:遗产价值的现场阐释第143-145页
     ·大众传播:遗产价值的拟态阐释第145-147页
   ·遗产阐释的特殊方式——危机传播第147-160页
     ·文化遗产的风险准备与危机管理第147-149页
     ·文化遗产危机传播中大众传媒的功能与作用第149-155页
     ·遗产专家学者在文化遗产危机传播中的作用第155-156页
     ·案例分析:汶川地震与海地地震后文化遗产的危机传播第156-160页
   ·遗产阐释效果的提升第160-165页
     ·重视遗产阐释的层级分类第160-162页
     ·调动公众参与阐释和互动活动第162-164页
     ·充分运用视觉传播的手段第164页
     ·案例分析:社区居民对开平碉楼的价值认知与阐释效果第164-165页
   ·本章小结第165-167页
第6章 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转变与传播理念的彰显第167-211页
   ·话语转换与中国文化遗产价值理念的改变第167-172页
     ·外来话语与对文物古迹历史纪念价值的重视第167-168页
     ·整旧如旧的主导话语与保护中的复古与复原第168页
     ·国际文物保护话语与中国对“三大价值”的保护第168-169页
     ·世界遗产话语体系与中国从文物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变第169-172页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价值传递的重要性第172-185页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第172-176页
     ·遗产价值传递重要性的显现第176-181页
     ·价值传递中需要重视普及性阐释第181-185页
   ·目前遗产价值普及性阐释的现状和问题第185-192页
     ·展示性阐释存在的问题第185-187页
     ·大众传媒阐释中的误导与偏差第187-192页
   ·阐释目标的达成:从理解公众到公众理解第192-210页
     ·了解价值阐释中的公众心理第192-200页
     ·在价值阐释中运用引发关注的技巧第200-204页
     ·建立多层级的文化遗产阐释体系第204-208页
     ·国家政策层面的保障与措施第208-210页
   ·本章小结第210-211页
第7章 结论第211-215页
   ·研究结论第211-213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13页
   ·今后的研究方向第213-215页
参考文献第215-225页
致谢第225-227页
附录A 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第227-234页
附录B 有关文化遗产的重要网络资源第234-23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36页

论文共2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量化分析的我国城镇低收入者住房福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