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康厚养老社区景观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我国老龄化的国情 | 第8页 |
·我国机构养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老年人群对室外活动空间的特殊需求 | 第11-18页 |
·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 | 第11-12页 |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 第11-12页 |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 第12页 |
·机构养老型老年人群的心理需求 | 第12-16页 |
·安全感需求 | 第12-13页 |
·交往需求 | 第13-14页 |
·归属感需求 | 第14-15页 |
·尊重需求 | 第15页 |
·自我实现需求 | 第15-16页 |
·机构养老型老年人群室外活动的需求 | 第16-18页 |
·适宜老年人群的室外活动 | 第16页 |
·老年人群进行室外活动的时间规律 | 第16页 |
·机构养老型老年人群日常室外活动对应的场地要求 | 第16-18页 |
第3章 适老型康复景观 | 第18-31页 |
·园艺疗法与康复景观 | 第18-19页 |
·园艺疗法的定义及发展历史 | 第18页 |
·康复景观的定义及发展历史 | 第18-19页 |
·康复景观对老年人的作用机理 | 第19-20页 |
·通过特定保健型植物促进老年人的健康 | 第19页 |
·通过室外活动增强锻炼、促进交往 | 第19页 |
·通过观赏景观舒缓身心 | 第19-20页 |
·传统养生文化与康复景观 | 第20-22页 |
·养生文化的定义及发展历史 | 第20-21页 |
·养生的基本原则 | 第21-22页 |
·养生文化对康复景观设计的启示 | 第22页 |
·国内外康复景观设计案例 | 第22-30页 |
·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 | 第22-25页 |
·北京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 | 第25-30页 |
·适老型康复景观设计要点 | 第30-31页 |
第4章 南京市康厚养老社区景观规划设计 | 第31-110页 |
·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的特殊性及设计原则 | 第31-33页 |
·安全原则与景观设计 | 第31页 |
·易识别原则与景观设计 | 第31-32页 |
·健康原则与景观设计 | 第32页 |
·促进交往原则与景观设计 | 第32-33页 |
·认同原则与景观设计 | 第33页 |
·南京市历史文脉解读 | 第33-35页 |
·康厚养老社区项目定位 | 第35-38页 |
·南京市养老机构现状 | 第35页 |
·康厚养老社区区位 | 第35-36页 |
·上位规划解读 | 第36-37页 |
·康厚养老社区项目定位 | 第37-38页 |
·康厚养老社区场地现状分析 | 第38-43页 |
·气候条件 | 第38页 |
·现状竖向条件 | 第38-40页 |
·现状水文条件 | 第40-41页 |
·现状植被分布 | 第41-42页 |
·基地适宜性分析 | 第42-43页 |
·总体布局 | 第43-54页 |
·功能布局 | 第44-46页 |
·交通系统 | 第46-47页 |
·景观结构 | 第47-48页 |
·种植设计 | 第48-51页 |
·排水系统 | 第51-53页 |
·健身康复系统 | 第53-54页 |
·公共空间系统及其他服务系统 | 第54页 |
·节点设计 | 第54-109页 |
·北入口——延薰居 | 第54-64页 |
·南入口——水云居 | 第64-67页 |
·社区活动中心及周边——廓如居 | 第67-71页 |
·同乐园 | 第71-80页 |
·康体娱乐中心及周边——濠濮居 | 第80-88页 |
·山地景观节点 | 第88-97页 |
·各组团景观 | 第97-108页 |
·城市围墙界面 | 第108-109页 |
·经济技术指标 | 第109-11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110-113页 |
·论文成果 | 第110-111页 |
·论文心得 | 第111-112页 |
·论文不足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附录A 图纸 | 第117-12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