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9页 |
·现场调研法 | 第9页 |
·定性分析法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芳香植物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香草园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第2章 芳香植物与芳香疗法 | 第13-19页 |
·芳香植物的概念 | 第13页 |
·芳香植物的分类 | 第13页 |
·芳香植物的益康作用 | 第13-17页 |
·芳香植物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 第13-14页 |
·芳香植物有利于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 第14-15页 |
·芳香植物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 | 第15页 |
·芳香植物具有美容保健的作用 | 第15-16页 |
·芳香植物具有康体医疗的作用 | 第16-17页 |
·芳香疗法的概念 | 第17-18页 |
·与植物有关的其他疗法 | 第18-19页 |
·自然疗法(Nature Remedies) | 第18页 |
·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 | 第18-19页 |
第3章 芳香植物与香草园 | 第19-31页 |
·芳香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 | 第19-20页 |
·香草园案例分析 | 第20-28页 |
·蓝本——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田 | 第20-22页 |
·典范——北京密云紫海香堤香草庄园 | 第22-24页 |
·创新——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芬香花园 | 第24-25页 |
·益康——美国伊丽莎白·埃文斯康复花园 | 第25-28页 |
·案例分析小结 | 第28-31页 |
第4章 南京朱门香草园场地分析 | 第31-42页 |
·南京自然条件概况 | 第31-32页 |
·自然气候 | 第31页 |
·地质水文 | 第31页 |
·土壤植被 | 第31-32页 |
·场地区位分析 | 第32-33页 |
·现状交通分析 | 第33-35页 |
·地形水系分析 | 第35-37页 |
·现状植物分析 | 第37-40页 |
·场地分析小结 | 第40-42页 |
·保留要素 | 第40-41页 |
·改造要点 | 第41-42页 |
第5章 南京朱门香草园规划设计 | 第42-76页 |
·设计地形水系分析 | 第42-43页 |
·植物景观分区 | 第43-44页 |
·交通流线分析 | 第44-45页 |
·人群活动分析 | 第45-46页 |
·总平面图 | 第46-47页 |
·芳香植物的保健方式及景观设计 | 第47-76页 |
·被动保健方式及闻香主景设计 | 第47-62页 |
·主动保健方式及点缀配景设计 | 第62-76页 |
第6章 研究与设计回顾 | 第76-78页 |
·研究意义回顾 | 第76页 |
·阶段性结论 | 第76-77页 |
·问题与不足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附录 A 南京朱门香草园植物名录 | 第82-89页 |
附录 B 南京朱门香草园规划设计图纸 | 第89-9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