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三、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16-18页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一章 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概述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失地农民及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涵 | 第20-24页 |
一、农民与失地农民 | 第20-21页 |
二、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 | 第21-22页 |
三、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及特征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依据 | 第24-25页 |
一、系统论相关原理 | 第24页 |
二、思想政治工作学相关原理 | 第24-25页 |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 第25页 |
第三节 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 | 第25-28页 |
一、失地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25-26页 |
二、失地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 | 第26页 |
三、失地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 第26-28页 |
第二章 龙山县城郊结合部246户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分析 | 第28-36页 |
第一节 龙山县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思想现状分析调查 | 第28-32页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8页 |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 第28-32页 |
第二节 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一、党政部门在思想上认识不足 | 第32页 |
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力度不大 | 第32页 |
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陈旧老化 | 第32-33页 |
四、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 | 第33页 |
第三节 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一、在个人层面上,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影响 | 第33-34页 |
二、在政府层面上,政府对失地农民问题认识偏颇 | 第34页 |
三、在社会层面上,社会转型对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冲击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 | 第36-46页 |
第一节 探索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 第36-38页 |
一、提高认识,党政部门要高度重视 | 第36页 |
二、转变观念,营造积极创业的氛围 | 第36-37页 |
三、自我发展,激活内在精神动力 | 第37页 |
四、知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 第38-39页 |
一、建立健全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制 | 第38页 |
二、建立健全失地农民服务管理机制 | 第38页 |
三、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和机制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加强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 第39-41页 |
一、强化保障,建立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 第39-40页 |
二、夯实基础,提升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 | 第40页 |
三、落实职责,建立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考评体系 | 第40-41页 |
第四节 把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 第41-46页 |
一、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与扩大就业相结合 | 第41-42页 |
二、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与改革完善相关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相结合 | 第42-43页 |
三、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与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相结合 | 第43-44页 |
四、失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与城镇化进程相结合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A 关于龙山县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的调查问卷 | 第5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