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引言 | 第9-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 ·选题的理由 | 第9-11页 |
| ·个人愿望 | 第9页 |
| ·现实需要 | 第9-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体育意识 | 第11-14页 |
| ·体育意识的涵义 | 第11-12页 |
| ·体育意识的组成和发展 | 第12页 |
| ·体育意识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 ·体育意识的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14页 |
| ·体育行为 | 第14-16页 |
| ·体育行为的概况 | 第14-15页 |
| ·相关的研究成果 | 第15页 |
| ·体育行为的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15-16页 |
| ·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 | 第16-17页 |
| ·奥林匹克对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影响 | 第17-18页 |
| ·奥林匹克的宗旨 | 第17页 |
| ·奥林匹克的全面发展观 | 第17-18页 |
| ·国外相关的研究情况 | 第18页 |
| ·青奥会的目的 | 第18-19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9-20页 |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 ·文献资料研究法 | 第20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20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20-22页 |
| ·问卷的内容 | 第21页 |
| ·问卷的设计和效度检验 | 第21页 |
|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21-22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22-23页 |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3-42页 |
| ·学校开展的青奥活动形式 | 第23-24页 |
| ·2014年青奥会(筹备期)对于南京学校体育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提升了学校体育的教育理念 | 第24页 |
| ·加强了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 | 第24页 |
| ·促进体育教学方式上发生改变,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 | 第24-25页 |
| ·参与2014年青奥会筹备期活动对于南京中小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 第25-33页 |
| ·参与体育认知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 ·参与青奥会筹备期活动后体育兴趣变化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 ·体育态度 | 第30-32页 |
| ·对于青奥会的关注 | 第32-33页 |
| ·参与2014年青奥会筹备期活动对于南京中小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第33-37页 |
| ·活动次数的变化 | 第33-36页 |
| ·活动时间的变化 | 第36-37页 |
| ·影响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因素 | 第37-42页 |
| ·学校体育教育 | 第38-39页 |
| ·大众传媒的传播对于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学生性别差异 | 第41-42页 |
| 4. 结论与建议 | 第42-45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建议 | 第43-45页 |
| ·打牢学校体育教育的根基,做好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和普及 | 第43页 |
| ·抓紧落实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做到因材施教 | 第43页 |
|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正向引导作用 | 第43-44页 |
| ·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各项奥林匹克文化活动 | 第44页 |
| ·加大对于城市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让中小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 第44页 |
| ·提高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的自身能力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附录一 | 第49-51页 |
| 附录二 | 第51-54页 |
| 附录三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