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痒螨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评价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 第一章 痒螨的研究进展 | 第10-20页 |
| ·痒螨的分类学研究进展 | 第10页 |
| ·痒螨的形态结构 | 第10-11页 |
| ·痒螨的生长发育与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 ·痒螨的发育周期 | 第11页 |
| ·痒螨的交配与产卵 | 第11-12页 |
| ·痒螨静止期蜕皮 | 第12页 |
| ·痒螨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 ·外界环境对痒螨生存的影响 | 第12-14页 |
| ·温度对螨虫的影响 | 第12-14页 |
| ·湿度对螨虫的影响 | 第14页 |
| ·pH 对螨的生存活力的影响 | 第14页 |
| ·痒螨的危害 | 第14-15页 |
| ·痒螨病的临床症状 | 第15-16页 |
| ·兔痒螨病的诊断 | 第16页 |
| ·螨病的防治 | 第16-19页 |
| ·免疫防治 | 第16-17页 |
| ·生物防治 | 第17-19页 |
| ·药物防治 | 第19页 |
| ·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寄生虫体外培养技术 | 第20-26页 |
| ·体外培养的技术 | 第20页 |
| ·体外培养技术的创立与发展 | 第20页 |
| ·我国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情况 | 第20页 |
| ·体外培养技术的应用 | 第20-22页 |
| ·在病原学方面的应用 | 第20-21页 |
| ·在致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页 |
| ·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在药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页 |
| ·体外培养技术的优点 | 第22页 |
| ·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方向 | 第22-23页 |
| ·体外培养常用培养基的分类及应用 | 第23-24页 |
| ·按组成成分不同分类 | 第23页 |
| ·根据物理状态分类 | 第23页 |
| ·根据用途分类 | 第23-24页 |
| ·其它类型培养基 | 第24页 |
| ·螨的离体培养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试验研究 | 第26-36页 |
| 第三章 兔痒螨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26-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 ·材料 | 第26页 |
| ·方法 | 第26-28页 |
| ·结果 | 第28-29页 |
| ·讨论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兔痒螨离体培养基的优化 | 第31-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 ·材料 | 第31页 |
| ·方法 | 第31-32页 |
| ·结果 | 第32-34页 |
| ·兔痒螨离体培养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32-33页 |
| ·兔痒螨离体培养正交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 ·讨论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