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9页 |
·我国饮用水资源现状 | 第11-14页 |
·膜分离技术简介 | 第14-19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国外关于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国内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膜过滤净水工艺流程的选择 | 第24-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实验原料 | 第24页 |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实验仪器与装置 | 第24-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9页 |
·水质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膜组件的选择 | 第33-37页 |
·灭菌方式的选择 | 第37-38页 |
·制水工艺的确定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膜运行参数的确定及膜的清洗方法选择 | 第41-6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页 |
·实验原料及水质 | 第41页 |
·实验装置 | 第41页 |
·实验内容 | 第41-45页 |
·超滤膜运行参数的选择 | 第41-42页 |
·反渗透膜运行参数的选择 | 第42页 |
·水成品送检 | 第42页 |
·成品水水质保存研究 | 第42-43页 |
·膜污染分析及清洗方法选择 | 第43-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63页 |
·操作压力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进水温度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超滤膜过滤通量变化模型 | 第47-50页 |
·操作压力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温度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反渗透膜回收率的测定 | 第54页 |
·水质成品报告 | 第54-55页 |
·成品水水质保存时间研究 | 第55-56页 |
·膜污染分析 | 第56-59页 |
·膜的清洗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膜净化Ⅱ汽凝水中试实验 | 第64-72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64-66页 |
·实验设备 | 第64-65页 |
·设备流程图 | 第65-66页 |
·实验期间原水水质 | 第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71页 |
·降温系统的运行结果及分析 | 第66-67页 |
·膜系统产水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 第67-68页 |
·膜系统TMP随时间的变化 | 第68-69页 |
·中试设备对COD去除效果 | 第69页 |
·中试设备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 第69-70页 |
·中试设备对电导的去除效果 | 第70页 |
·中试设备产水pH的变化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经济成本分析 | 第72-77页 |
·工程总投资计算 | 第72-74页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第73-74页 |
·流动资金 | 第74页 |
·投资总额 | 第74页 |
·成本分析 | 第74-76页 |
·运行成本计算 | 第74-75页 |
·生产成本计算 | 第75页 |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创新点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85页 |
附录1 Ⅱ效汽凝水粒径分布表 | 第85-86页 |
附录2 工艺出水质检报告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