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高中物理“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与教学效果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5页
    1.1 “问题驱动”理论的产生背景第11-12页
        1.1.1 新课程标准的需要第11页
        1.1.2 传统物理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1.1.3 先进教学模式的涌现第12页
    1.2 “问题驱动”研究现状综述第12-14页
        1.2.1 外国“问题教学”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问题教学”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问题驱动”式教学界定第14-15页
        1.3.1 概念的界定第14页
        1.3.2 问题的类型第14-15页
第二章 “问题驱动”课堂的理论依据第15-18页
    2.1 建构主义理论第15-16页
    2.2 马赫穆托夫问题教学论第16页
    2.3 动机理论第16-18页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驱动”教学情况调查分析第18-23页
    3.1 问卷设计第18-21页
    3.2 问卷分析第21-23页
第四章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策略第23-34页
    4.1 教师和学生的问题意识第23-26页
        4.1.1 教师提问基本策略第23-24页
        4.1.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第24-26页
    4.2 处理学生回答策略第26-28页
    4.3 指导如何解决问题策略第28-30页
    4.4 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第30页
    4.5 注重因材施教第30-34页
第五章 高中物理“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实践探究第34-45页
    5.1 高中物理“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探究目的第34页
    5.2 高中物理“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研究对象第34页
    5.3 高中物理“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研究结果和分析第34-45页
        5.3.1 教学片断举例第34-43页
        5.3.2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分析第43-45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45-48页
    6.1 研究结论第45页
    6.2 建议第45-47页
        6.2.1 给教师的一些建议第45-46页
        6.2.2 给教育部门的建议第46-47页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第47页
    6.4 研究的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第50-62页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第50-52页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第52-54页
    附录3: 教学设计第54-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BC新闻的文体分析
下一篇:合作原则和礼貌理论视角下的60分钟访谈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