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10页 |
| 一 选题意义 | 第7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7-8页 |
| 三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四 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10-14页 |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的思想 | 第10-11页 |
| 二 列宁关于发展的思想 | 第11页 |
| 三 毛泽东关于发展的思想 | 第11-12页 |
| 四 中国传统的发展思想 | 第12-13页 |
| 五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中所蕴涵的社会主义发展思想 | 第14-18页 |
| 一 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 第14-15页 |
| 二 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的思想逻辑 | 第15-17页 |
| 三 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的述评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论述 | 第18-22页 |
| 一 江泽民关于发展的理论的现实依据 | 第18-19页 |
| 二 江泽民关于发展的理论的思想逻辑 | 第19-21页 |
| 三 江泽民关于发展的理论的述评 | 第21-22页 |
|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论断 | 第22-26页 |
| 一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 第22-23页 |
| 二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逻辑 | 第23-24页 |
| 三 科学发展观的述评 | 第24-26页 |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历史比较 | 第26-30页 |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之间的关系 | 第26-27页 |
| 二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发展的理论的前后沿承 | 第27-28页 |
| 三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发展的理论的历史演进 | 第28-30页 |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历史启示 | 第30-33页 |
| 一 必须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 第30-31页 |
| 二 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 第31-32页 |
| 三 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二者关系,最终实现社会公正 | 第32-33页 |
| 结束语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后记 | 第36-37页 |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