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一、绪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的缘起、目的及意义 | 第10-13页 |
1. 研究的缘起 | 第10-11页 |
2.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3.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页 |
(三) 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1. 保护措施研究 | 第13-14页 |
2. 民族文化要素研究 | 第14页 |
3. 民族文化价值理论 | 第14-15页 |
4. 非主流文化价值观 | 第1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贵州民族文化保护现状 | 第16-22页 |
(一) 民族文化保护的经验 | 第16-18页 |
1. 文化活动开展与非物质文化保护 | 第16-17页 |
2. 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事业的繁荣 | 第17-18页 |
3.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第18页 |
4. 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相互促进 | 第18页 |
(二) 民族文化保护的成功个案 | 第18-20页 |
(三) 民族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三、三化战略视野下清镇市红枫湖镇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调查 | 第22-27页 |
(一) 民族文化缺乏保护的教训 | 第22页 |
(二) 民族文化开发机遇及保护 | 第22-24页 |
(三) 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方面的成功个案 | 第24-27页 |
1. 彝寨民族文化风情建设 | 第24-25页 |
2.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 第25-27页 |
四、“三化”战略视野下民族文化保护策略 | 第27-30页 |
(一) 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保护机制 | 第27页 |
(二) 加快民族社会文化保护步伐 | 第27页 |
(三) 增强民族习俗与宗教文化保护力度 | 第27-28页 |
(四) 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力度 | 第28页 |
(五) 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事业 | 第28-30页 |
五、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