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4-38页 |
第一章 有机磷类神经毒剂的危害 | 第15-25页 |
1. 有机磷类农药的使用及污染状况 | 第16-17页 |
·对土壤的污染 | 第16页 |
·对水体的污染 | 第16-17页 |
·对果蔬等食品的污染 | 第17页 |
2. 有机磷类神经战剂的使用状况 | 第17页 |
3. 有机磷类神经毒剂的分子结构及反应机理 | 第17-21页 |
·有机磷类神经战剂与杀虫剂的分子结构差异 | 第17-18页 |
·有机磷类神经毒剂与目标蛋白反应机理 | 第18-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第二章 有机磷农药检测及神经毒剂中毒的检测与诊断技术 | 第25-38页 |
1. 有机磷农药检测技术 | 第25-29页 |
·仪器分析技术 | 第25-26页 |
·酶抑制法 | 第26页 |
·免疫检测技术 | 第26-29页 |
2. 有机磷神经毒剂中毒的检测与诊断技术 | 第29-33页 |
·生物靶标物的检测 | 第30-32页 |
·医学临床诊断技术 | 第32-33页 |
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38-107页 |
第三章 对磷化丁酰胆碱酯酶(OP-BCHE)的检测 | 第39-71页 |
第一节 对OP-BCHE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9-56页 |
摘要 | 第39-40页 |
ABSTRACT | 第40-41页 |
1. 引言 | 第41-4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2-43页 |
·OP-BChE的制备 | 第43页 |
·BChE和OP-BChE的解折叠(unfolding) | 第43页 |
·大鼠血清的收集 | 第43-44页 |
·抗体筛选 | 第44页 |
·抗体组合的选择及sELISA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44页 |
·对建立的sELISA进行评价 | 第44-4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OP-BChE结合物的鉴定 | 第45页 |
·抗体的筛选及组合 | 第45-47页 |
·sELISA的优化 | 第47-48页 |
·sELISA系统的建立 | 第48-49页 |
·sELISA系统的评价 | 第49-50页 |
4.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第二节 基于纳米材料精确检测OP-BCHE的新型免疫电化学传感器的建立 | 第56-71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56-57页 |
1. 引言 | 第57-5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8-59页 |
·QD-anti-BChE结合物的制备 | 第59页 |
·纳米材料ZrO_2的制备与电极的修饰 | 第59页 |
·OP-BChE样品的制备 | 第59-60页 |
·BChE和OP-BChE样品的解折叠 | 第60页 |
·传感器的检测步骤 | 第60页 |
·电化学测定步骤 | 第60-6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7页 |
·免疫电化学传感器整体设计路线 | 第61页 |
·OP-BChE的鉴定 | 第61页 |
·纳米材料ZrO_2和QD-anti-BChE的鉴定 | 第61-63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3-65页 |
·检测工作曲线的获得 | 第65页 |
·人血清的样品添加回收试验 | 第65-67页 |
4.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四章 三氯吡啶酚的免疫层析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发 | 第71-89页 |
摘要 | 第71-72页 |
ABSTRACTS | 第72页 |
1. 引言 | 第72-7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4-7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74-75页 |
·HTCP-HRP的制备 | 第75页 |
·Rat plasma样品的准备 | 第75-76页 |
·IEB的设计 | 第76页 |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准备 | 第76页 |
·侧向流动免疫反应 | 第76页 |
·电化学检测程序 | 第76-78页 |
·ELISA验证 | 第78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78-83页 |
·生物传感器检测流程 | 第78-79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79-81页 |
·IEB工作曲线的建立 | 第81-82页 |
·IEB的准确性评价 | 第82-83页 |
4.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第五章 纳米磁珠平台下同时测定BCHE酶总量和活性在有机磷神经毒剂中毒的快速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 | 第89-107页 |
摘要 | 第89-90页 |
ABSTRACTS | 第90-91页 |
1. 引言 | 第91-9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92-95页 |
·试剂 | 第92页 |
·仪器 | 第92-93页 |
·anti-BChE和BChE与MBs结合物的制备 | 第93页 |
·QD-anti-BChE结合物的制备 | 第93页 |
·OP-BChE结合物以及人体血样的收集 | 第93-94页 |
·anti-BChE对BChE和OP-BChE的亲和力实验 | 第94页 |
·BChE酶活性的测定 | 第94-95页 |
·竞争法测定BChE总量 | 第95页 |
3. 结果和讨论 | 第95-102页 |
·路线设计概要 | 第95-96页 |
·BChE酶活性与浓度的定量关系的确定 | 第96-99页 |
·BChE酶总量的测定 | 第99-100页 |
·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评价 | 第100-102页 |
4. 结论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附录Ⅰ 有机磷农药倍硫磷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07-123页 |
摘要 | 第107页 |
ABSTRACT | 第107-108页 |
1. 引言 | 第108-10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09-115页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109-112页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112-113页 |
·间接竞争ELISA(CI-ELISA) | 第113-114页 |
·间接竞争ELISA的优化 | 第114页 |
·优化后的竞争ELISA的评价 | 第114-11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0页 |
·抗倍硫磷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第115页 |
·竞争ELISA的优化 | 第115-118页 |
·倍硫磷免疫检测体系的简单评价 | 第118-120页 |
4. 结论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3页 |
附录Ⅱ 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