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青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6页 |
一、包头市青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 | 第16-21页 |
(一) 包头市青山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 第16-18页 |
1. 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 第16-17页 |
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 第17-18页 |
(二) 包头市青山区新农合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1. 追求参保全覆盖,不断增强城乡受益面 | 第18页 |
2. 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 第18页 |
3. 基本实现新农合就诊“一证通” | 第18页 |
4. 监管工作不断规范 | 第18-19页 |
5. 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 | 第19-21页 |
二、包头市青山区新农合尚存的问题剖析 | 第21-25页 |
(一) 新农合制度存在不完善之处 | 第21-23页 |
1. 筹资标准有待改进 | 第21页 |
2. 费用补偿机会尚需改进 | 第21-22页 |
3. 监管存在不到位现象 | 第22-23页 |
(二)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 第23页 |
1. 定点医疗机构的分布不合理 | 第23页 |
2. 人员设备相对匮乏 | 第23页 |
3. 诊疗项目和目录用药规定范围窄 | 第23页 |
(三) 参合农民的心理分析 | 第23-25页 |
1. 疾病预防保健意识差 | 第23-24页 |
2. 参保人员存在逆向选择倾向 | 第24页 |
3. 对新农合政策认识不足 | 第24-25页 |
三、包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5-28页 |
(一) 制度本身的缺陷 | 第25页 |
(二) 管理体制的问题 | 第25-26页 |
(三) 运行机制的问题 | 第26-28页 |
1. 筹资联动 | 第26-27页 |
2. 补偿机制 | 第27-28页 |
四、包头市青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完善建议与策略 | 第28-34页 |
(一) 在新农合推进过程中继续以政府为引导 | 第28-29页 |
1. 加强组织领导 | 第28页 |
2. 落实区和镇新农合经办机构和人员编制 | 第28-29页 |
3. 积极解决新农合的经费不足问题 | 第29页 |
(二) 建立灵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运行体系 | 第29-31页 |
1. 建立灵活的筹资新机制 | 第29-31页 |
2. 全面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 | 第31页 |
3. 加大宣传,增强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 | 第31页 |
(三) 继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管 | 第31-32页 |
1. 建立健全新农合信息反馈制 | 第32页 |
2.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 第32页 |
3. 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 第32页 |
(四) 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服务能力建设 | 第32-34页 |
1. 加强乡镇卫生院力量,构建三级卫生网 | 第32-33页 |
2. 不断创新农村卫生管理体制 | 第33页 |
3. 形成一贯的免费体检制度,引导农民更新观念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