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 ·抽水蓄能机组仿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抽水蓄能电站的结构与机组运行原理 | 第14-23页 |
| ·抽水蓄能电站的结构 | 第14-15页 |
| ·上下水库 | 第14页 |
| ·引水系统 | 第14-15页 |
| ·电站厂房 | 第15页 |
| ·抽水蓄能机组运行原理 | 第15-22页 |
| ·抽水蓄能机组概述 | 第15-16页 |
| ·抽水蓄能机组运行原理 | 第16-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抽水蓄能机组实时动态仿真模型的结构及建模方法 | 第23-42页 |
| ·数学模型的分类 | 第23-24页 |
| ·STAR-90 仿真支撑平台的技术特点 | 第24-26页 |
| ·抽水蓄能机组仿真模型的结构和建模过程 | 第26-30页 |
| ·公用子函数库 | 第26页 |
| ·过程算法和算法库 | 第26-27页 |
| ·仿真模块和仿真模型 | 第27-28页 |
| ·抽水蓄能机组模型的建模过程 | 第28-30页 |
| ·模块化仿真模型的特点 | 第30页 |
| ·水力机械系统模块化流体网络模型 | 第30-35页 |
| ·水头节点方程( SFHNODE) | 第31-32页 |
| ·支路流量方程( BRFLOW) | 第32-33页 |
| ·流体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 ·水机系统过程模型和流网模型的耦合 | 第35页 |
| ·电气系统模块化潮流网络模型 | 第35-40页 |
| ·潮流网络实时拓扑分析 | 第36-37页 |
| ·潮流计算 | 第37-40页 |
| ·电气系统过程模型和潮流网络模型的耦合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抽水蓄能机组动态仿真模型的开发 | 第42-75页 |
| ·水泵水轮机模型 | 第42-51页 |
| ·常规水轮机模型 | 第42-49页 |
| ·水泵水轮机模型 | 第49-51页 |
| ·输水系统模型 | 第51-58页 |
| ·输水管道的特征线性模型 | 第52-58页 |
| ·SFC 启动控制下的发电电动机模型 | 第58-74页 |
| ·SFC 静止变频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 第58-63页 |
| ·SFC 启动控制下发电电动机数学模型 | 第6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5章 抽水蓄能机组实时动态仿真模型的验证及应用 | 第75-94页 |
| ·通用模块化结构设计 | 第75-78页 |
| ·仿真算法 | 第75-76页 |
| ·仿真算法输入与输出及系数说明 | 第76-78页 |
| ·水力机械系统模块化实时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78-80页 |
| ·水力机械系统实时动态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80-83页 |
| ·天荒坪抽水蓄能机组概述 | 第80页 |
| ·机组甩负荷过渡过程下的水力机械系统仿真模型验证 | 第80-83页 |
| ·水力机械系统仿真模型验证结论 | 第83页 |
| ·SFC 启动控制下的发电电动机实时动态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83-89页 |
| ·抽水蓄能机组实时动态仿真模型的应用 | 第89-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