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动性管理工具研究--基于公开市场操作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1 流动性概述 | 第17-22页 |
·流动性的定义和流动性的管理工具 | 第17-19页 |
·流动性的定义 | 第17-18页 |
·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工具 | 第18-19页 |
·流动性过剩的定义和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指标 | 第19-22页 |
·流动性过剩的定义 | 第19-20页 |
·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指标 | 第20-22页 |
2 公开市场操作原理与工具 | 第22-28页 |
·公开市场操作原理 | 第22-23页 |
·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需求供给分析 | 第22页 |
·从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分析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页 |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 | 第23-26页 |
·中央银行票据 | 第23-24页 |
·国债 | 第24-25页 |
·国债和中央银行票据的比较 | 第25-26页 |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标准 | 第26-28页 |
3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使用的国际经验 | 第28-32页 |
·美国的公开市场业务和操作工具 | 第29-30页 |
·韩国的公开市场业务和操作工具 | 第30页 |
·国外公开市场业务和操作工具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4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 | 第32-42页 |
·中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现状 | 第32-38页 |
·中国现阶段流动性状况的判断 | 第32-35页 |
·中国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回收流动性现状 | 第35-38页 |
·选择国债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 | 第38-40页 |
·从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标准分析 | 第38-39页 |
·从促进货币市场发展的需要分析 | 第39页 |
·从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正外部效应分析 | 第39-40页 |
·如何实现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转变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