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研究--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21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5-21页
 三、研究方法第21页
 四、研究思路第21-22页
 五、创新之处 足第22-23页
第二章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的基本理论第23-39页
 一、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的理论渊源第23-27页
  (一) 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第23-24页
  (二) 政策扩散框架(Policy Diffusion Framework)第24-27页
 二、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实施的背景及价值第27-34页
  (一)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实施的背景第27-29页
  (二)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实施的价值第29-34页
 三、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的界说第34-39页
  (一) 内涵剖析第35-36页
  (二) 概念辨析第36-37页
  (三) 要素分析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的现状分析-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为分析对象第39-67页
 一、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运行的现状以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为分析范本第39-49页
  (一) 地方政府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研究与“政府创新奖”研究的契合第39-43页
  (二)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概览第43-45页
  (三)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内容第45-48页
  (四)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持续性第48-49页
 二、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的参与主体第49-51页
  (一)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主体研究第49-50页
  (二) 中央主导、地方主动、社会助推的多元主体互动第50-51页
 三、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的动因第51-57页
  (一)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的动力第52-54页
  (二)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的可行性第54-57页
 四、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运行的路径第57-61页
  (一) 创新性政策扩散的路径第57-59页
  (二) 创新性政策扩散的方向第59-61页
 五、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运行的绩效评估第61-67页
  (一) 前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项目扩散情况第61-63页
  (二)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运行的绩效目标第63-64页
  (三)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运行的影响因素第64-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四章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的困境及展望第67-77页
 一、“一花独放”“昙花一现”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的困境第67-73页
  (一) 欣喜与遗憾:“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个案追踪第67-71页
  (二)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运行取得的良好效果第71-72页
  (三)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存在的问题第72-73页
 二、“百花齐放”“细水长流”发展创新性政策扩散的长效机制第73-77页
  (一) 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的发展空间第73-74页
  (二) 建设创新型政府是发展创新性政策扩散机制的核心理念第74-75页
  (三) 建立健全创新性政策扩散长效机制的基本走向第75-77页
第五章 结语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第79-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博与传统媒体行使舆论监督功能的合作模式研究
下一篇:县处级公务员公开选拔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