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论文基本框架 | 第20-21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家电下乡政策执行的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政策执行的概念 | 第22-23页 |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 第23-24页 |
·政策本身因素 | 第23页 |
·执行主体因素 | 第23页 |
·执行制度因素 | 第23页 |
·执行环境因素 | 第23-24页 |
·执行资源因素 | 第24页 |
·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集体行动理论 | 第24-25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页 |
·组织理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家电下乡政策全国整体执行情况 | 第27-40页 |
·家电下乡概况 | 第27-28页 |
·政策的内容及实施流程 | 第27-28页 |
·全国整体销售数据分析 | 第28页 |
·家电下乡政策执行取得的成效 | 第28-30页 |
·积极的经济效应 | 第29页 |
·积极的社会效应 | 第29-30页 |
·家电下乡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30-34页 |
·兑付程序复杂,农民款领取困难 | 第30页 |
·产品价格较高,农民得到实惠较少 | 第30-31页 |
·产品档次低、种类少,农民选择性小 | 第31-33页 |
·获利空间微薄,商家积极性不高 | 第33页 |
·维修网络不完善,售后服务相对滞后 | 第33页 |
·违规操作严重,政策执行走样 | 第33-34页 |
·家电下乡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34-40页 |
·政策本身缺陷 | 第34-35页 |
·政策主体执行不到位 | 第35-36页 |
·监管制度不健全 | 第36-37页 |
·执行资源的不充裕 | 第37页 |
·缺乏配套执行环境 | 第37-40页 |
第4章 韶山市家电下乡政策执行的实地调查 | 第40-54页 |
·样本区概况与调查的简要说明 | 第40-42页 |
·样本区的基本概况 | 第40页 |
·调查的简要介绍 | 第40-42页 |
·韶山地区家电下乡政策执行现状与绩效 | 第42-53页 |
·农村居民视域中的家电下乡政策 | 第42-51页 |
·经销商视域中的家电下乡政策 | 第51-53页 |
·调研结论 | 第53-54页 |
第5章 提升家电下乡政策执行有效性的路径 | 第54-60页 |
·实现政策科学合理化 | 第54-55页 |
·简化补贴发放流程 | 第54页 |
·增强政策的灵活性 | 第54-55页 |
·提高执行主体执行能力 | 第55-56页 |
·转变执行观念 | 第55页 |
·增强执行主体的素质 | 第55-56页 |
·整合政策执行的资源 | 第56-57页 |
·确保补助资金到位 | 第56页 |
·及时公布权威的信息资源 | 第56-57页 |
·完善政策监督机制 | 第57-58页 |
·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责任追责制 | 第57页 |
·加强外部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 第57-58页 |
·改善政策执行环境 | 第58-60页 |
·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58页 |
·建立完善的家电产品售后服务体系 | 第58-59页 |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 第59页 |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59-60页 |
第6章 家电下乡政策执行对我国农村公共政策执行的启示 | 第60-63页 |
·农村公共政策执行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第60-61页 |
·农村公共政策执行应尊重与提高公众的参与权 | 第61页 |
·农村公共政策执行应营造良好的配套执行环境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以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附件 A | 第68-71页 |
附件 B | 第71-73页 |
附件 C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