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V2O5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24页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9-10页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原理第10-11页
     ·电池电动势产生机理第10-11页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1页
   ·锂离子电池优缺点第11-13页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第13页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第13页
   ·电解质第13-14页
   ·电极材料第14-18页
   ·V_2O_5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第18-22页
     ·V_2O_5的结构特点第18-19页
     ·V_2O_5的制备方法第19-22页
     ·V_2O_5的研究进展第22页
   ·本课题的思想来源和主要工作第22-24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24-27页
   ·实验仪器设备第24页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24-25页
   ·主要测试方法第25-27页
第3章 纳米形貌 V_2O_5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27-54页
   ·引言第27-28页
   ·不规则纳米片状 V_2O_5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8-40页
     ·实验部分第28-29页
     ·热重分析第29页
     ·电镜分析第29-30页
     ·红外和 XRD 分析第30-31页
     ·形成机理分析第31-32页
     ·循环伏安分析第32-33页
     ·充放电区间的确定第33-34页
     ·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交流阻抗测试与扩散系数计算第35-39页
     ·V400 倍率性能的研究第39-40页
   ·类肺泡结构五氧化二钒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第40-53页
     ·实验部分第40-41页
     ·纺丝条件分析第41-42页
     ·热重分析第42-44页
     ·电镜分析第44-45页
     ·形成机理分析第45-46页
     ·BET 和 XRD 分析第46-48页
     ·循环伏安第48页
     ·循环性能及充放电曲线第48-51页
     ·交流阻抗测试与扩散系数计算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碳材料复合对 V_2O_5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4-62页
   ·引言第54页
   ·实验部分第54-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61页
     ·物相分析第55-57页
     ·循环性能分析第57-60页
     ·交换电流密度的测定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AlPO_4包覆 V_2O_5对其在水性电解质溶液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2-74页
   ·引言第62-63页
   ·实验部分第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72页
     ·物相及元素分析第63-65页
     ·电解液的选择第65-69页
     ·包覆对 V_2O_5循环性能及开路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第69-71页
     ·包覆对 V_2O_5循环伏安的影响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致谢第84-85页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iV3O8的改性及其作为水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功能陶瓷高效精密CMP抛光工艺优化与决策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