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论文

土地流转背景下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16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第11-13页
  (一) 研究目的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页
  (三)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三 研究思路和逻辑结构第13-14页
 四 文章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14-16页
第一章 土地流转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研究第16-28页
 一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16-22页
  (一) 五保保障第16-18页
  (二) 家庭保障第18-20页
  (三) 生育保障第20-21页
  (四) 土地保障第21-22页
 二 保障资金来源第22-23页
 三 加强管理第23-28页
  (一) 管理机构:人力资源保障局和民政局第23-24页
  (二) 加强经办管理第24-25页
  (三) 筹资与资金运营第25页
  (四) 实行权利制衡原则,防范基金风险第25-28页
第二章 土地流转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表现第28-34页
 一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第28页
 二 多头管理,水平低下第28-29页
 三 资金来源不足第29-30页
 四 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第30-34页
  (一) 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第30-31页
  (二) 城乡二元体制是什么第31-34页
第三章 土地流转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残缺的原因第34-40页
 (一)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农民群众的政治意愿淡薄第34-35页
 (二) 土地保障是土地流转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残缺的主要经济原因第35页
 (三) 农村经济衰退是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残缺的经济因素第35-36页
 (四)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缓慢是与目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日益加强关系很大第36页
 (五) 收入分配不公和社会调剂乏力是农村社会保障落后的又一因素第36-37页
 (六) 儒家思想和家庭养老保障影响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第37-38页
 (七) 政府缺位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38-40页
第四章 国外农民社会保障经验借鉴第40-46页
 一 英国、美国和德国社会保障经验介绍第40-42页
  (一) 英国第40-41页
  (二) 美国第41-42页
  (三) 德国第42页
 二 国外经验对我们的借鉴第42-46页
第五章 土地流转农民社会保障应对之策第46-64页
 一 逐步建立与土地流转农民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第47页
 二 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47-51页
  (一) 广覆盖,应有别第48页
  (二) 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第48-49页
  (三) 相衔接第49页
  (四) 资金来源第49-50页
  (五) 政府领导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第50-51页
 三 建立土地流转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第51-56页
  (一) 家庭养老现状第51页
  (二) 存在的几个问题第51-53页
  (三) 解决路径第53-56页
 四 建立土地流转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第56-58页
  (一) 为土地流转农民建立大病统筹保险制度第56-57页
  (二) 县级医院要公益第57页
  (三) 资金来源问题第57-58页
  (四) 政府应该发挥医疗保障问题上的主导作用第58页
 五 建立土地流转农民教育就业培训和社会服务的保障制度第58-61页
  (一) 培训和提高农民就业的能耐第60页
  (二) 政府要制定平等无歧视的就业政策第60页
  (三) 政府要制定优惠的就业措施第60页
  (四) 为土地流转农民建立就业保障金第60页
  (五) 提高素质,拓宽就业门路,以创业带动就业第60-61页
 六 为土地流转农民提供法律资助第61-64页
结束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一 参考文件第66页
 二 参考著作第66-67页
 三 参考论文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集体福利到国家供养:农村五保供养变迁的逻辑--以生产社会化为分析视角
下一篇: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建设中的政府责任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