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书写: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严歌苓的跨文化遭际与跨文化书写选择 | 第11-14页 |
一、“生命的移植”——初到美国 | 第12-13页 |
二、“呆下来,活下去”——定居美国 | 第13页 |
三、“永远的寄居者”——旅居非洲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 第14-16页 |
二、切入角度的多样化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从表现文化伤痕到寻求身份认同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在异质文化撞击中表现文化伤痕 | 第20-23页 |
一、语言隔膜 | 第20-22页 |
二、情感迷失 | 第22-23页 |
三、价值冲突 | 第23页 |
第二节 在中西文化夹缝中寻求身份认同 | 第23-28页 |
一、文化情感:难以割舍的故土情节 | 第24-26页 |
二、现实策略:多元共存的开放行为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从表现文化屈从到审视西方文化 | 第28-35页 |
第一节 文化“弱者”屈从于强势文化 | 第28-31页 |
一、丧失身份的男性移民 | 第28-30页 |
二、置身边缘的女性移民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全球化视野审视西方文化 | 第31-35页 |
一、过度理性的冷漠世界 | 第31-32页 |
二、文化霸权的“自由”国度 | 第32-35页 |
第三章 从表现中西文化沟通到关注其他群体文化生存 | 第35-42页 |
第一节 表现中西文化沟通 | 第35-38页 |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使沟通充斥障碍 | 第35-36页 |
二、中西文化的相容性让沟通成为可能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关注其他群体文化生存 | 第38-42页 |
一、他者视角关注非洲群体的文化生存 | 第38-39页 |
二、寄居心态讲述犹太民族的文化生存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