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校园大使的介绍 | 第9页 |
| ·背景介绍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程序 | 第11-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程序 | 第12-15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 ·心理资本 | 第15-18页 |
| ·心理资本的概念 | 第15-16页 |
| ·心理资本的维度和测量 | 第16-17页 |
|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 ·组织公民行为 | 第18-22页 |
| ·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 | 第18-19页 |
| ·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和测量 | 第19-21页 |
| ·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 ·工作投入 | 第22-26页 |
| ·工作投入的概念和维度 | 第22-23页 |
| ·工作投入的测量 | 第23-24页 |
| ·工作投入的相关研究 | 第24-26页 |
| ·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26页 |
| ·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 | 第26页 |
| ·工作投入与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 ·文献评述 | 第27-28页 |
| 3. 理论假设和方法 | 第28-36页 |
| ·理论假设模型 | 第28-29页 |
| ·研究假设 | 第29-31页 |
| ·人口特征对各变量影响差异的假设 | 第29页 |
| ·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假设 | 第29-31页 |
| ·以工作投入为中介变量的假设 | 第31页 |
| ·研究方法 | 第31-36页 |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 ·相关变量定义 | 第32-33页 |
| ·数据收集及样本情况 | 第33-34页 |
| ·样本基本信息 | 第34-36页 |
| 4. 统计分析与讨论 | 第36-61页 |
| ·校园大使人口统计变量对各变量维度的差异分析 | 第36-40页 |
| ·校园大使性别在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36-37页 |
| ·校园大使年级在各变量上的差异 | 第37页 |
| ·校园大使学校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 | 第37-38页 |
| ·校园大使是否参加过学生会或社团在各变量上的差异 | 第38-39页 |
| ·校园大使是否担任过班级及班级以上干部在各变量上的差异 | 第39-40页 |
| ·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40-49页 |
| ·高校校园大使心理资本的效度与信度分析 | 第41-44页 |
| ·高校校园大使组织公民行为的效度与信度分析 | 第44-47页 |
| ·高校校园大使工作投入的效度与信度分析 | 第47-49页 |
| ·相关分析 | 第49-50页 |
| ·回归分析 | 第50-55页 |
| ·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 | 第55-61页 |
| ·发挥中介作用的必要条件 | 第55页 |
| ·工作投入作为中介变量的检验 | 第55-61页 |
| 5. 研究结果讨论与结论 | 第61-69页 |
|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 第61-65页 |
| ·比较分析 | 第61页 |
| ·校园大使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 第61-63页 |
|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 第63-64页 |
| ·本文所做理论假设的验证情况一览 | 第64-65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 ·研究结论的管理应用 | 第66-69页 |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研究总结 | 第69页 |
| ·本研究的理论进展 | 第69页 |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69页 |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附录 | 第73-77页 |
| 个人简介 | 第77-78页 |
| 导师简介 | 第78-79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