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论刑法中的自救行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一、刑法中自救行为概述第13-23页
 (一) 刑法中自救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第13-15页
  1. 刑法中自救行为的概念第13-14页
  2. 刑法中自救行为的特征第14-15页
 (二) 刑法中自救行为与其他正当化事由的区别第15-18页
  1. 自救行为与正当防卫的区别第16-17页
  2. 自救行为与紧急避险的区别第17-18页
 (三) 刑法中自救行为的历史沿革第18-23页
  1. 自救行为的允许、提倡时代第19-20页
  2. 自救行为的限制时代第20-21页
  3. 自救行为的禁止时代第21页
  4. 自救行为与公力救济并存时代第21-23页
二、刑法中自救行为的正当化根据第23-33页
 (一) 刑法中自救行为的正当性分析第23-26页
  1. 消极说第23-24页
  2. 积极说第24-26页
 (二) 自救行为的正当化根据第26-33页
  1. 自救行为正当化根据的观点及评析第26-28页
  2. 自救行为的正当化根据第28-33页
三、刑法中自救行为的成立要件第33-43页
 (一) 前提要件:法益遭受到不法侵害且不法侵害状态存续第33-35页
  1. 法益所遭受的必须是不法侵害第33-34页
  2. 不法侵害必须已经结束且不法侵害状态存续第34-35页
 (二) 时机要件:自救行为必须具有时空紧急性第35-37页
  1. 实施自救行为的时间起点第35-36页
  2. 实施自救行为的时间终点第36页
  3. 实施自救行为必须情况紧急第36-37页
 (三) 主观条件:具有自救行为的意思表示第37-38页
  1. 自救认识第38页
  2. 自救意志第38页
 (四) 主体和对象要件:必须为维护自己而非他人的合法权益第38-41页
  1. 主体要件:必须为了救济“本人”的权益第38-40页
  2. 对象条件:救济本人享有的“合法权益”第40-41页
 (五) 限度要件: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第41-43页
  1. 自救行为的方法或手段适当第41-42页
  2. 自救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第42-43页
四、我国刑法中自救行为立法化的倡导第43-53页
 (一) 刑法中自救行为立法化之争第43-44页
  1. 否定说第43页
  2. 肯定说第43-44页
 (二) 自救行为立法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44-49页
  1. 自救行为立法化的必要性第44-48页
  2. 自救行为立法化的可行性第48-49页
 (三) 刑法中自救行为立法化的构想第49-53页
  1. 立法层面的理性选择:自救行为法定化第49-50页
  2. 另一进路选择:完善公民扭送权立法第50-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后记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刑法中复权制度之构建
下一篇:论我国利用影响力受贿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