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文章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8页 |
·不足 | 第18-19页 |
第2章 “资源诅咒”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 | 第19-27页 |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资源诅咒 | 第19页 |
·资源型产业 | 第19-20页 |
·资源型经济 | 第20页 |
·产业结构 | 第20-21页 |
·技术创新 | 第21页 |
·产权制度 | 第21-22页 |
·“资源诅咒”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22-27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22-23页 |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 第23-24页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24-27页 |
第3章 山西省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源诅咒”问题及其表现 | 第27-37页 |
·山西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源诅咒”问题 | 第27-32页 |
·资源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 第27-28页 |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开发 | 第28-30页 |
·资源性产品占据贸易优势比重 | 第30-32页 |
·矿产资源流失严重,外部不经济凸显 | 第32-34页 |
·过度资源开采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 第32-33页 |
·过度资源开采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 第33页 |
·资源过度开采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破坏 | 第33-34页 |
·科技创新机制不够完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 第34-35页 |
·科技创新投入资金不足 | 第34-35页 |
·科技创新不能有效支撑经济发展 | 第35页 |
·资源型产业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贸易条件呈现恶化趋势 | 第35-36页 |
·受制于资源型产业波动的影响,省内经济发展出现较强波动 | 第36-37页 |
第4章 山西省“资源诅咒”问题的基本成因 | 第37-45页 |
·政府对资源型产业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 第37-39页 |
·资源产权制度不明晰 | 第37-38页 |
·资源收益分配制度不公平 | 第38页 |
·地方政府缺乏合理的资源财富管理制度 | 第38-39页 |
·资源型产业缺乏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 第39-40页 |
·资源型产业的挤出效应 | 第39页 |
·资源型产业整个环节技术落后 | 第39-40页 |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40-43页 |
·三次产业比例不合理 | 第40-42页 |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 第42页 |
·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 第42-43页 |
·资源型产业寻租行为的存在 | 第43-45页 |
·寻租的定义 | 第43页 |
·寻租产生的原因 | 第43-45页 |
第5章 山西省走出“资源诅咒”困境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 第45-53页 |
·建立健全资源型产业的相关制度,促进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45-47页 |
·改革资源产权制度,明确资源的归属权 | 第45-46页 |
·改革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做到公开透明 | 第46页 |
·改革资源财富管理制度,设立专门财政基金 | 第46-47页 |
·完善资源环境补偿制度,确保修复生态系统 | 第47页 |
·加大科技创新,为资源型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 第47-49页 |
·将创新与资源型产业兼容起来 | 第48页 |
·建立全方位的融资渠道,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 第48页 |
·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和管理,留住人才,吸纳人才 | 第48-49页 |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省内整体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 第49-51页 |
·调整三大产业的比例,使其多元化、合理化和高级化 | 第49-50页 |
·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 第50页 |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 第50-51页 |
·采取措施治理寻租问题,使煤炭资源型产业健康发展 | 第51-53页 |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国家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惩治力度 | 第51-52页 |
·加大寻租的成本,从根本上杜绝寻租行为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