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 乡村医生的形成和发展 | 第14-16页 |
(一) 乡村医生的定义 | 第14页 |
(二) 我国乡村医生的发展历史 | 第14-16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五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8-2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三)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调查研究及结果 | 第20-34页 |
一 调查研究 | 第20-22页 |
(一) 资料来源 | 第2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二 调查结果 | 第22-34页 |
(一) 被调查地区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二) 被调查地区乡村医生培训需求情况 | 第24-25页 |
(三) 乡村医生服务情况调查 | 第25-28页 |
(四) 乡村医生服务时间调查 | 第28页 |
(五) 乡村医生岗位满意度调查 | 第28-29页 |
(六) 乡村医生工作报酬情况调查 | 第29-30页 |
(七) 问题建议 | 第30-34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4-42页 |
一 乡村医生队伍基本情况分析 | 第34-35页 |
(一) 乡村医生队伍女性偏少、年龄结构偏大 | 第34页 |
(二) 乡村医生学历程度较低 | 第34-35页 |
二 培训情况分析 | 第35-42页 |
(一) 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 第35页 |
(二) 培训内容有待合理设置 | 第35-37页 |
(三) 培训模式需更加实用 | 第37-38页 |
(四) 培训次数可适当提高 | 第38-39页 |
(五) 全科医疗理念需要强化 | 第39页 |
(六) 村卫生室基础性设备要求培训更加实用 | 第39-40页 |
(七) 乡村医生工作量大,待遇偏低,有碍培训的稳定性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对策建议 | 第42-50页 |
一 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作用 | 第42-43页 |
(一) 设置相关专业,招收服务农村的医学生 | 第42-43页 |
(二) 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乡村医生理论培训 | 第43页 |
二 根据乡村医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培训时间 | 第43页 |
三 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置培训内容 | 第43-45页 |
(一) 突出每次培训的重点 | 第43-44页 |
(二) 培训内容跟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 | 第44页 |
(三) 加强中医、中药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 第44-45页 |
(四) 根据社会发展及时讲解新政策、新方法 | 第45页 |
(五) 增加医患交流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 第45页 |
四 采取更加实用、灵活的培训模式 | 第45-46页 |
五 适当提高培训次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 第46-47页 |
六 着重培养乡村医生的全科医疗理念,明确其工作任务 | 第47页 |
七 采取保障措施,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