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平台的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嵌入式系统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过程 | 第11-12页 |
| ·DSP 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 第12-14页 |
| ·DSP 的发展方向 | 第14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安排 | 第14-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2章 视觉系统的建立 | 第17-29页 |
| ·TMS320DM642 概述 | 第17-20页 |
| ·DM642 的 I2C 接口 | 第18页 |
| ·DM642 的 Cache 结构 | 第18-19页 |
| ·EDMA 控制器 | 第19页 |
| ·EMIFA 接口 | 第19-20页 |
| ·视频接口 | 第20页 |
|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第20-24页 |
| ·系统硬件架构 | 第20-24页 |
| ·视频采集模块 | 第23页 |
| ·视频输出模块 | 第23-24页 |
| ·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 第24-28页 |
| ·集成开发环境 CCS | 第24-26页 |
| ·CCS 概述 | 第24-25页 |
| ·CCS 环境下程序的开发 | 第25-26页 |
| ·存储空间分配 | 第26页 |
| ·DSP/BIOS 实时操作系统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摄像机标定 | 第29-46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摄像机标定方法的分类 | 第29-32页 |
| ·传统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30-31页 |
| ·摄像机自标定方法 | 第31-32页 |
| ·摄像机成像的基本理论 | 第32-45页 |
| ·小孔成像原理 | 第32-33页 |
| ·摄像机成像模型 | 第33-34页 |
| ·透镜畸变模型 | 第34-36页 |
| ·坐标转换 | 第36-41页 |
| ·线性模型 | 第36-39页 |
| ·非线性模型 | 第39-41页 |
| ·摄像机参数的标定 | 第41-45页 |
| ·单应性矩阵 | 第41-43页 |
| ·摄像机参数的求解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基于 OpenCV 的算法设计 | 第46-54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基于 OpenCV 的摄像机标定 | 第47-50页 |
| ·棋盘标定板 | 第47-49页 |
| ·摄像机参数组成 | 第49-50页 |
| ·标定实验及算法验证 | 第50-53页 |
| ·标定算法设计 | 第50-51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算法在 DSP 平台的实现与优化 | 第54-64页 |
| ·视频驱动的开发 | 第54-57页 |
| ·DSP 驱动 | 第54页 |
| ·类驱动的开发 | 第54-55页 |
| ·微驱动的开发 | 第55-57页 |
| ·算法的移植 | 第57-59页 |
| ·EMCV 简介及移植 | 第57-58页 |
| ·算法的改写 | 第58-59页 |
| ·基于 DSP 的代码优化 | 第59-62页 |
| ·编译器的优化 | 第59-60页 |
| ·C 语言级的优化 | 第60-61页 |
| ·线性汇编优化 | 第61-62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工作总结 | 第64-65页 |
| ·未来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