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22页 |
1、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3、 嵇康及其思想的形成 | 第14-22页 |
一、 嵇康的心性论 | 第22-36页 |
1、 性论 | 第22-29页 |
(1)人之无为与性之欲动 | 第23-27页 |
(2)性动纠和与性气自和 | 第27-29页 |
2、 心论 | 第29-36页 |
(1)智以感用 | 第29-33页 |
(2)神以默醇 | 第33-36页 |
二、 从心性论的视角看嵇康的生命哲学 | 第36-58页 |
1、 才性论 | 第36-37页 |
2、 生死观 | 第37-50页 |
(1)保神全身 | 第37-41页 |
(2)顺性处世 | 第41-44页 |
(3)立志有方 | 第44-47页 |
(4)向死而生 | 第47-50页 |
3、 君子人格 | 第50-52页 |
4、 生命境界 | 第52-55页 |
5、 总结与反思 | 第55-58页 |
三、 嵇康的生命哲学的当代价值 | 第58-63页 |
1、 心性失调与心性相合 | 第58-59页 |
2、 形神相离与形神相亲 | 第59-60页 |
3、 生命悲苦与生命提升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