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A算法在光纤入户工程中的效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国内外FTTH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PON技术发展 | 第10-1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 | 第13-22页 |
|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产生 | 第13-14页 |
| ·EPON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 第14-17页 |
| ·EPON的系统结构 | 第14-16页 |
| ·EPON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 ·EPON的关键技术 | 第17-21页 |
| ·测距和时延补偿技术 | 第17-18页 |
| ·ONU的注册问题 | 第18-19页 |
| ·上行信道复用技术 | 第19-20页 |
| ·突发信号的收发 | 第20页 |
| ·动态带宽分配 | 第20-21页 |
| ·系统同步 | 第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EPON中用户业务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 第22-27页 |
| ·IPACT算法 | 第22-25页 |
| ·BGP算法 | 第25页 |
| ·CBR算法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业务流分析及EPON系统业务保证机制分析 | 第27-39页 |
| ·三种业务流的分析 | 第27-30页 |
| ·语音业务流 | 第27-28页 |
| ·视频业务 | 第28-29页 |
| ·数据业务 | 第29-30页 |
| ·业务性能指标要求 | 第30页 |
| ·EPON系统业务保证机制分析 | 第30-33页 |
| ·OLT的QoS功能 | 第31-32页 |
| ·业务等级协议(SLA) | 第32-33页 |
| ·优先级标记 | 第33页 |
| ·业务带宽分配时应考虑的因素 | 第33-34页 |
| ·调度算法组合 | 第34-38页 |
| ·ONU间调度 | 第34-36页 |
| ·ONU内调度 | 第36-37页 |
| ·符合工程实际的调度算法组合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测试 | 第39-77页 |
| ·网络测试的分类 | 第39-40页 |
| ·测试平台功能测试 | 第40-54页 |
| ·上行带宽分配功能测试 | 第40-43页 |
| ·ONU设备调度功能验证 | 第43-50页 |
| ·OLT QoS功能及业务应用验证测试 | 第50-54页 |
| ·EPON系统中合理的调度算法组合 | 第54-74页 |
| ·SP+SP | 第55-61页 |
| ·SP+WRR | 第61-65页 |
| ·Hybrid2+SP | 第65-71页 |
| ·Hybrid2+WRR | 第71-72页 |
| ·对比分析四种算法组合 | 第72-74页 |
| ·具有工程指导意义的应用对应 | 第74-76页 |
| ·大客户 | 第74-75页 |
| ·老龄化社区 | 第75页 |
| ·高档住宅区 | 第75页 |
| ·企业用户 | 第75-76页 |
| ·工程施工对应方案 | 第76页 |
| ·小结 | 第76-7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 ·总结 | 第77-78页 |
| ·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附录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