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

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模式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论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9页
     ·研究目标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高速铁路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分析第19-28页
   ·高速铁路客流分析第19-23页
     ·高速铁路客流分类第19-20页
     ·本线和跨线客流组织第20-23页
   ·旅客出行行为分析第23-27页
     ·旅客出行影响因素分析第23-25页
     ·旅客出行特点分析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直达与中转换乘开行模式的选择方法分析第28-57页
   ·国外高速铁路直达与中转换乘模式现状第28-29页
   ·全直达与全中转换乘模式类型分析第29-34页
     ·我国高速铁路通道现状第29-31页
     ·高速路网线路的基本类型第31-32页
     ·直达与换乘模式类型分析第32-34页
   ·列车开行模式的适用条件分析第34-39页
     ·直达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第34-36页
     ·中转换乘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第36-39页
   ·直达模式及中转换乘开行模式选择模型第39-49页
     ·开行模式的原则第39-43页
     ·开行模式确定过程第43-44页
     ·开行模式选择模型第44-49页
   ·模型参数对开行模式选择的影响第49-56页
     ·旅客时间价值对开行模式的影响分析第49-52页
     ·列车发车频率对开行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第52-55页
     ·票价率对开行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共线运行相关问题分析第57-67页
   ·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共线运行条件分析第57-59页
     ·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共线运行的优劣分析第57-58页
     ·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共线运行的条件第58-59页
   ·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共线运行的行车组织模式第59-62页
     ·300km/h和200km/h列车共线运行的行车组织模式分类第59-60页
     ·全天候300km/h和200km/h列车共线运行分析第60-61页
     ·分时段300km/h和200km/h列车共线运行分析第61-62页
   ·高速铁路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开行比例分析第62-66页
     ·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开行比例第62-65页
     ·300km/h与200km/h列车共线运行开行比例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团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砂卵石地层不同盾构机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特征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