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蒙西至华中铁路煤运通道工程黄土滑坡3S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5页
   ·3S技术研究滑坡国内外现状第15-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1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21页
第2章 研究区自然环境及黄土滑坡基本特征第21-38页
   ·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第21-32页
     ·地理交通第21-22页
     ·地形地貌第22-23页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第23-26页
     ·水文地质第26-28页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28页
     ·气象与水系第28-31页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第31-32页
     ·人类工程活动第32页
   ·研究区黄土滑坡的基本特征第32-38页
     ·基本概念和形态特征第33页
     ·黄土滑坡分类第33-35页
     ·黄土滑坡影响因素第35-38页
第3章 RS与GIS在黄土滑坡空间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第38-56页
   ·3S技术的基本特点第38页
   ·遥感(RS)技术的应用第38-43页
     ·设置坐标系统第38-39页
     ·几何校正第39-40页
     ·裁剪与拼接第40页
     ·彩色合成第40-42页
     ·图像融合第42页
     ·植被指数第42-43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第43-56页
     ·基于ArcGIS的数据处理第43-51页
     ·数据分类第51页
     ·滑坡分析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第51-53页
     ·空间数据可视化表达第53-56页
第4章 研究区黄土滑坡遥感判释与现场验证第56-77页
   ·黄土滑坡遥感判释的步骤第56-57页
   ·黄土滑坡遥感判释标志的建立第57-65页
   ·判释方法第65-66页
     ·直接判释法第65页
     ·邻比法第65页
     ·对比法第65-66页
     ·逻辑推理法第66页
     ·历史对比法第66页
   ·初步判释第66-68页
     ·判释环境第66-68页
     ·判释过程及原则第68页
   ·现场验证及二次判释第68-71页
     ·现场验证第68-70页
     ·二次判释第70-71页
   ·滑坡编录及滑坡实例分析第71-77页
第5章 研究区黄土滑坡分析评价与铁路选线第77-101页
   ·研究区滑坡因子统计分析第77-83页
     ·滑坡因子基本统计量分析第77-79页
     ·滑坡因子相关性分析第79-81页
     ·滑坡聚类分析第81-83页
   ·滑坡危险性区划模型及其在研究区的应用第83-94页
     ·信息量模型及其应用第83-87页
     ·权重叠加模型及其应用第87-94页
   ·研究区滑坡危险性区划与评价第94-96页
   ·蒙西线选线分析与评价第96-101页
     ·研究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原则第96页
     ·蒙西线选线总体分析与评价第96-98页
     ·蒙西线选线定量分析与评价第98-101页
结论与展望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附录第107-11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质边坡动力放大系数及近似计算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渝黔铁路北段地质灾害区划及防治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