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 ·薄荷醇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薄荷的来源 | 第10页 |
| ·薄荷醇的性质 | 第10-12页 |
| ·薄荷醇的用途 | 第12-13页 |
| ·薄荷醇凉味剂受体TRPM8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TRPM8概述 | 第13-14页 |
| ·TRPM8调节机制 | 第14-16页 |
| ·基于活性配体和蛋白质受体分子性质的作用机理研究方法 | 第16-23页 |
| ·量子化学 | 第17-21页 |
| ·分子力学方法 | 第21-22页 |
| ·分子动力学方法 | 第22-23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薄荷醇光学活性异构体结构的量化分析 | 第25-54页 |
| ·计算方法 | 第25-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51页 |
| ·几何结构参数分析 | 第30-42页 |
| ·分子能量和偶极矩分析 | 第42-43页 |
| ·分子静电势与电荷分布分析 | 第43-48页 |
| ·体积与范德华半径分析 | 第48-50页 |
| ·药效团特征参数分析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4页 |
| 第三章 TRPM8 S2同源模建及表征 | 第54-77页 |
| ·TRPM8结构分析 | 第54-56页 |
| ·TRPM8 S2同源模建 | 第56-76页 |
| ·TRPM8 S2的结构初步构建 | 第56-59页 |
| ·TRPM8 S2初始结构的优化 | 第59页 |
| ·TRPM8 S2的分子动力学分析 | 第59-62页 |
| ·TRPM8 S2的静电势分析 | 第62-75页 |
| ·TRPM8 S2的构效参数分析 | 第75-76页 |
| ·小结 | 第76-77页 |
| 第四章 薄荷醇光学活性异构体与TRPM8 S2对接分析 | 第77-92页 |
| ·对接理论 | 第77-79页 |
| ·薄荷醇对TRPM8 S2的作用 | 第77-78页 |
| ·分子对接概述 | 第78-79页 |
| ·对接方法 | 第7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9-90页 |
| ·薄荷醇光学活性异构体与TRPM8 S2的作用位点分析 | 第79-81页 |
| ·薄荷醇光学活性异构体与TRPM8 S2的对接构象分析 | 第81-89页 |
| ·薄荷醇光学活性异构体与TRPM8 S2的结合能分析 | 第89-90页 |
| ·小结 | 第90-92页 |
| 第五章 凉味剂构效关系研究 | 第92-115页 |
| ·构效关系分析方法 | 第92-94页 |
| ·凉味剂作用机理及其类型 | 第94-96页 |
| ·凉味作用机理 | 第94-95页 |
| ·凉味剂类型 | 第95-96页 |
| ·凉味剂构效关系分析 | 第96-113页 |
| ·二维构效关系 | 第102-104页 |
| ·三维构效关系 | 第104-113页 |
| ·薄荷醇与烯胺酮类对TRPM8 S2作用模式的比较 | 第113-114页 |
| ·小结 | 第114-11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2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主要论文 | 第127-128页 |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