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相关的概念及范畴 | 第10-12页 |
·“抄纂”、“抄纂之书” | 第10-12页 |
·“科技文献” | 第12页 |
·学术史回顾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与意义 | 第15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 清代“抄纂之书”的发展 | 第17-31页 |
·影响清代“抄纂之书”发展的因素 | 第17-25页 |
·政治因素——日益强化的专制制度体系 | 第17-19页 |
·经济因素——超长稳定的自然经济体系 | 第19-20页 |
·文化因素——承继传统的文化体系 | 第20-23页 |
·业态因素——臻于极盛的书业体系 | 第23-25页 |
·清代“抄纂之书”的发展情况 | 第25-31页 |
·汇编型“抄纂之书” | 第25-27页 |
·选编型“抄纂之书” | 第27-29页 |
·类编型“抄纂之书” | 第29-31页 |
2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选介 | 第31-51页 |
·汇编型“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资料 | 第31-41页 |
·综合性丛书《四库全书》 | 第31-37页 |
·科技类专科丛书 | 第37-41页 |
·选编型“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资料 | 第41-44页 |
·抄撮文献《元明事类钞》 | 第41-42页 |
·选录文献《沅湘通艺录》 | 第42-44页 |
·类编型“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资料 | 第44-51页 |
·综合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 第44-47页 |
·专科性类书《格致镜原》 | 第47-51页 |
3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特征 | 第51-55页 |
·分布不均性 | 第51页 |
·目的实用性 | 第51-52页 |
·经验总结性 | 第52页 |
·鲜明时代性 | 第52-55页 |
4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价值与局限 | 第55-62页 |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价值 | 第55-59页 |
·一般价值 | 第55-57页 |
·特殊价值 | 第57-59页 |
·清代“抄纂之书”中的科技文献的局限性 | 第59-62页 |
·体例编排的疏漏 | 第59页 |
·资料取舍的失当 | 第59-60页 |
·辗转传抄的讹舛 | 第60-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72-73页 |